2023年1月7日

論唐朝的多民族社會

 本來中國都是相當注重外族跟漢族的分別,但到魏晉南北朝後,外族進入中原,逐漸跟漢族混雜在一起,當然原本外族多在北,漢族在南 (因而稱南朝是正統),但隋自北方大一統後,胡漢正式地都在同一個政權底下,這也很合理,因為本來散居分布於中國各處的各民族都被納入到隋唐之中了,尤其以唐為重。唐帝國首都長安城,是當時的國際大都會,這跟現在對例如紐約的想像還是有一點不同,不過對當時而言,真的是網羅各型各色人種的大城市了。我在「商品的世界史」課上學到,往東可以到朝鮮、日本,往西能到中亞,玄奘前往天竺也是自長安東去,也是絲路的起點。常都說唐代兼容並蓄,胡漢意識淡薄,就能由此看出。


唐朝之所以可以興盛的制度很多其實是來自於所謂「外族」的,承襲北魏的均田制、租庸調法沿襲北魏加以改良、繼承西魏、北周的府兵制等,通通是奠基於北朝而演變至唐。這也顯示師法外族、河西文化仍有其必要性。當然如果還是以漢民族為中心的華夏中心主義去看,一樣可以說是他們正是因為努力求上進才學習中國的文化、制度,也就是漢化,產生的制度才能為中原所用而採納。


我在「中國思想文化史」課上學到,唐代應該要建立一個制度以應對各種民族,堅守儒學的韓愈是反對含納各民族文化的,應該要讓個民族都遵守以儒道為中心的制度,需要不同人在不同位階,有更高的人在統治,透過禮教建立新的秩序;而不是一套可以適用於各民族的制度,讓各族群各行其道。從這邊就能看出還是以漢民族為尊的思想是有存在於知識分子的。


但我不禁想到,這是不是歷史解釋把外族動亂定義成就是衰亡,才決定出「不注重夷夏之防不好」吧,但為何外族一定會發生動亂?還是漢人不讓入主中原才招致他們的動亂呢?



可以看的出來,統一跟分裂、貴族跟平民,是本課程討論的核心,無論是秦的大一統,秦到漢從貴族到平民;以及到了隋的大一統,唐到宋從貴族到平民,歷史似乎不斷地重演,或是有一種規律。漢末、唐末軍藩鎮割據;中國史上三大宦官時期,東漢、唐、明,雖然成因不同,卻一再發生,是什麼導致不同的原因可以產生類似的結果,是值得探討的,所以才需要不同時代的比較異與同。


時程即將進入宋代,唐宋變革是中國史研究上一個重要的概念,也就是從綜觀中國史漫漫長河的視角來看,唐宋之際可以說是中國歷史從中古轉變為近代的關鍵時期,在歷史上也算兩個較長的時代,即使宋代在政治上是外敵環伺的時期 (甚至南宋時北方完全為外族控制)疆域也明顯小很多,但仍有多處能與唐並立甚至更好的發展。

 (註:本文是我大學中國史的作業)
原(作)文(業)撰寫日期:2021年11月28日、12月5日

12/12 9:30 11/13 14:4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