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30日

什麼是文化研究

 什麼是文化呢?這就是文化研究一直在致力於探討的問題,使用了各種層面與理論,本門課程第一單元正是在討論這個,按照威廉斯的說法,文化是通俗的、是日常生活的一切,中學時代的公民課本也是寫「人類生活的一切總和」就是文化,但並沒有否定高雅、廟堂的文化,只是文化不應該只有這麼狹隘,之前我也有學過,文化有菁英文化、大眾文化、流行文化和次文化之分,而且不是一種「分類」而是會互相重疊的,這也導致我們以前考試的時候答案選項經常模稜兩可,因為文化的分界就是這麼地模糊不清。上層的文化也有可能變成流行文化、大眾文化,大眾文化也有可能晉升為上層文化,文化是會流動、變動的,也因此會很難定義,像是之前老師給我們看的台灣傳統紅白塑膠袋,也可拿來當作是時尚的服裝設計;章回小說不收入四書五經,現在卻有紅學鑽研紅樓夢;古典音樂也能夠被拿來寫流行歌曲,像是〈Remember〉、〈不想長大〉、〈寓言〉;年輕世代發明的次文化用語,也能夠擴散到不同年齡層大眾甚至政府(而且當擴散到他們時,年輕人又往往覺得用這些落伍了,例如咩噗)。所以流行真的是很難掌握的,要是沒有跟到,再學著用就會變成「LKK」,像是最近才知道用XD、笑哭居然又落伍了,我才剛開始用欸。這又聯想到了,這些符號是要共有文化的人才會知道的,字詞當然也是一種符號,像是我常逛PTT,有些特殊的用語真的要特定的板才會知道,像是公車板的「想像大師」、裡洽板的「明白」、日劇板的「劇loss」、笨板「活力四射」、股票板「吟遊詩人」,如果沒有長期處於環境下掌握脈絡,是很難理解其義的,要說明給他人也不是很容易,還有有趣的一點是,明明只是最大板八卦板的次文化,卻往往被形容成是PTT的鄉民文化,會忽略到其他的少數,就有點像台灣文化就是很台語嗎?那其他客語、原住民語的怎麼辦呢?談到語言跟各種用詞,就不能忽略關鍵字,有很多耳熟能詳的詞,其實以前並不是這些意思,我也是很意外,不過這點其實在我修「民主的理論與實際」時,老師也有說過民主的內涵是一直改變的,我想這也有異曲同工之妙,當然也就代表這些意義是被賦予來的,至於是誰賦予,大家又會乖乖遵照,就是領導權在作用,就像老師問我為什麼聽到警笛聲就會想要停下來,就是因為聽到了這能指,就會在腦中浮現所指:這是警車/警察,而他背後的內涵就是公權力,就是會不由自主地想遵守法規,以免受罰。還有一天吃三餐,其實也是在工業革命後,工廠為了要方便管理工人吃飯的時間才形成的,不然在以前都是肚子餓了就吃飯,怎麼會去限定次數跟指定時段呢?因此現在才會陷入明明還不餓,但因為中午了,所以得吃飯的情形,不然晚餐會餓,又不能在上課的時候吃飯,這很奇怪(在有些國家的文化中,上課吃飯很怪,不過台灣倒是還好,又是不同文化下的差異),所以吃三餐也不是自然的事情,是被人為建構出來的。但就正如我第八週提問的內容,自然跟文化的分野還是很不易界定,畢竟人也是一種動物,也算是自然界的一份子,只是比較「特別」而已,因為改變自然的幅度也特別大,所以也會有人把是否有人類區分成第一自然跟第二自然。至少我們知道,現在我們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感,一切都是文化,也很難一言以蔽之,所以就得像我一樣,分層這麼多層面來敘述「文化是什麼」。

(註:本文是我大學文化研究導論的作業)
原(作)文(業)撰寫日期:2021年4月23日

3/30 20:47

2022年7月20日

黃金歲月 有關曉芸代理孕母搶寶寶這一條線的想法

 大家好,再度來到這裡寫心得文,沒想到上次 #1YVWTWwD 編劇最後還真的把香琪跟Jason

寫成一對了


回到正題,民視使用我國法律尚不合法的代理孕母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當然我用「尚不」隱含的就是最終會走向合法化的期待

我一開始的想法確實是覺得這並沒有什麼,為什麼要將其認定為非法的事情看待

在劇情中,曉芸因為可以賺錢讓媽媽可以有醫藥費用,就使用這方式來獲得

而雪琴開出此條件,雙方接受,各取所需,這樣不就好了嗎,這是他們的自由

(當然以國家利用公權力基於社會規範界定此為「違反善良風俗」之事,此契約無效


當時不少板友也對美惠得知後對曉芸的態度感到十分不解

代孕在社會觀感就是為了錢「出賣」自己肉體 一樣的汙名

用這種方式賺錢 比搶劫好了 沒傷害到人

可是相對起來總比下海好多了吧,懷孕相較之下也不會這麼傷身 還能賺錢

當然如果理由是年紀輕輕就未婚懷孕,「未來就毀了」這就是社會給予女性的枷鎖

Live: 眼睛國還活在女子三從四德,傳宗接代的父權時代,代孕比其他方式算更好了

by  #1YJMy8fj

2022年7月14日

對(兩岸)和平工作坊的看法

 工作坊是我在的人社最常在做的事情,確實也是了解社會大眾對一項議題想法的好方法,而且讓不同立場者可以有一個對話的管道,以現在的話來說,跳出同溫層可以激發出許多新想法。主辦方也問了一些問題供大家討論,釐清自己與對方的立場,嘗試讓對方了解,但不要想著說服,因為要一個人接受截然不同的思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從影片中也能看出大家的思想衝突點就是身分認同跟政治立場,像是是否要跟中國歷史劃清界線,我們認可文化上屬於中國嗎?還是中華文化只是雜揉台灣文化的一部分?外省人與本省人的族群撕裂是因為選舉而起,但還有一關鍵是,外省人願意認同台灣嗎?本省人願意接納外省人嗎?其實我完全不明白為何要同為平民的外省人對本省人為228與白色恐怖還有禁絕本土語言道歉,那明明就是黨國體制的錯,只是他們也是外省人而已。影片的重點還是兩岸最終要走向何方,當然途中還是有為「台灣」跟「中華民國」這兩個名稱糾結,但後來還是取得了初步的共識:深化民主教育、恢復協商、國際幫助台灣參與、中國民間促進民主化、中國放棄武力犯台。其中還有提到國際不要再提供武器等軍事援助給兩岸,此舉無非是增加戰爭的風險,而且中美對抗,台灣必為前線,如果想要安居樂業而避戰,一定要盡可能保持和平。所以我們只是怕戰爭嗎?還是怕集權?還是想自主,與中國各過各的?如果中國真的保證不武力犯台,且也民主化了,我們就樂意、願意與它統一嗎?還是會繼續爭取要以國家而非地區身分參與國際呢?我們要的到底是不要對岸,還是獨立自主?這點如果工作坊也可以加入討論「是否願意與美國 (美國第51州)、日本 (回歸日治時期)統一?」想必會很有趣。

我其實在修這門課之前,也就是2020年的暑假因緣際會從ptt輾轉得知對岸網民對武統台灣的看法,就親自進入該論壇一一瀏覽,雖然他們的想法有點刺耳,但我確實了解了對岸的人民-就是跟我一樣的平民,是怎麼看待兩岸關係跟台灣的。

透過這些影片跟我自己的經歷,讓我了解人民在兩岸關係中的角色,兩岸關係不是全盤都是政治、有權力者的場域,而且更可以說,居住在兩岸的人民才是主角,要選擇如何相處,什麼生活方式,要給怎樣的政府統治,應該都是人民才重點吧,更何況,那些當權者,不也只是擁有權力的人民嗎?


(註:本文是我大學兩岸關係與政策發展的作業)
原(作)文(業)撰寫日期:2021年1月18日

9/14 15:53 7/17 14:00

2022年7月3日

歷史教育的經驗與目的

 很多人提到歷史都會從教育講起,因為畢竟我們就是被教育出來的,教科書應該也是大部分同學接觸到歷史的第一或主要途徑。那本週的文本在談後現代跟求真,今日自己觀點的歷史已經開始變得重要了,也就是「我怎麼看歷史?」,因此我就一樣從之前所受的歷史教育跟我對於真實歷史之想法進行闡述。


我本身是有在研究歷史課綱的變化(這個過程本身亦為探尋歷史),因為自從知道我的學弟妹要使用全新的108課綱,而且發現內容大改之後,我很好奇以前的歷史到底是怎麼學的,說不定對當時的學生來說,我所使用的99課綱也是改變很多。我們的99課綱比較像是以前,但也沒有這麼強調背誦跟記憶瑣碎的資訊,但還是有一套時間軸的脈絡去一一講述發生了什麼大事件,內容是什麼,有什麼影響等,可是108課綱就不一樣了,高中歷史不再與國中一樣用編年體式的撰寫,而是「主題式」,不同類別就有一個完整的脈絡,也不會流於跟國中上一樣東西只是更深入的弊病。我不清楚108課綱是怎麼處理世界史的部分(聽說是強調跟台灣有連結的部分),但在99課綱跟以前,世界史就是歐洲史,我也一直都抱有疑問,除了四大古文明之外一切的開端都一定是希臘羅馬,然後西歐、中世紀,還有阿拉伯帝國,怎麼樣都跳脫不出地中海,那同一時間的其他區域呢?美洲直到發現新大陸才現身、非洲直到地理大發現才出現,當然也可以說歐洲本來就是人類最早的文明,其他地方同一時間基本上是「沒有歷史」的,但會出現這種情況,也是沒有去鑽研非歐洲的歷史,或是被忽略,或是史料不足等。就算中南美洲有馬雅印加阿茲特克好了,但課本撰寫方式往往都是發現新大陸的「背景」中提及,都不將其視為主體去介紹,也可窺見以西歐為中心的歷史敘述模式,好像一切都是為了歐洲而運作的。因此後現代主義就是試圖要擺脫西方,才能達到客觀,求不同區域的真實,讓我們知道更加多元的歷史,而不是都從西歐出發。試想要是我們沒有了從「本國史」演變而來的「中國史」乃至於「東亞史」,以西歐為中心的話到底東方會怎麼被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