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5日

台灣單一性別學校的歷史脈絡

 

一、前言



研究歷史有一個管道是從自己的所居住的家鄉出發,上一次已經研究過我家門前的小路,這一次繼續從這脈絡出發,我的住家附近就有兩所性別化的學校:新竹高中跟新竹女中,同時也是竹竹苗區的第一志願學校(撇除新興且比較特殊的實驗高中的話),如果能夠考上並就讀在通勤上想必非常方便。畢竟是同一個生活圈,在我的成長過程經常會看到穿著卡其色制服,所謂「竹中的大哥哥」都會往返東山街,或是在東山街消費。雖然最後我並沒有就讀新竹高中,但這仍是很值得研究的。因此由此為出發點,好奇為什麼會有這種只有一個性別的學校呢?


我們都知道這些區分男女的第一志願學校,基本上校史都可以追溯到日治時期,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當初日治時期要創立這些學校呢?以性別的角度來說,日治時期是台灣女性首度有機會廣泛地接受教育、並參與公共空間的時代,由此可見日治時期致力於培育新女性,自然會使用學校做為這場域。那麼,為什麼戰後中華民國接收台灣仍繼續使用這種性別分開的學校的。以前男女會分班,到高中甚至直接分成不同學校,但今日男女分班已經取消了,單一性別的高中卻依然存在。要探討為什麼這可能有點困難,但本文試圖用歷史脈絡的角度去看單一性別學校的演變。


剛好性別相關的課程也在思考性別隔離的理由,社會中有太多性別隔離的場域了,舉凡體育競賽、宿舍、廁所、更衣室,乃至於學校。再結合自己的生命經驗,我是一個不符合主流「順性別」的人,在遇到性別區分的場合時常都會感到尷尬。因此想要透過此報告,用歷史的角度來看待高度性別化的空間為什麼會存在,找尋其的發展脈絡為何。

2023年8月13日

月經生理用品與教育:教科書中的月經知識

一、前言


之前期中報告研究的是針對月經的新型生理用品在台灣並不普及,研究結果發現這個現象反映出社會的觀念,那社會的觀念是怎麼形塑的呢?要探討這個問題,就要把觀念分成兩個層面,一個是排拒使用新型產品,另一個就是觀念中沒有新型產品的存在。我比較傾向討論的是後者,因為要是連「知道」的機會都沒有,遑論決定要接納或是排斥使用新型生理用品。


因為月經在文化脈絡中很難公開談論,所以國家制定的教科書是而成為傳遞資訊的重要管道,再者就是家中代代相傳跟官方衛教文宣。我想討論的是前者,這個也是期中報告未盡之處,之前就有想要看歷代的健康(與護理)課本到底都是怎麼說明月經的,但無奈時間上的侷限性,只能憑自己的求學經驗做出假設,並無實際驗證。我們憑印象認為只有寫衛生棉的使用方法,因為我們並沒有從學校得知其他如衛生棉條、月亮杯之類的,那就可以由此合理推測不是沒有寫、就是老師沒有教,才會因此不知道。


國家制定的教科書,可以從中探討國家對新科技問世的態度,如果不提,就是國家有意或無意地不讓人民了解新科技。其原因不一定能夠從教科書本身就看出,但從課堂也得知像是部分新型的生理用品是被歸類在醫療器材,也就是國家的權力醫療化了生理用品,使其變得不是一般人可以近用的產品,那不會出現在課本上也是其來有自了。課本這個傳播媒介可以反映國家的立場,也可以影響到人民的認知,進而產生使用產品與否的結果。


我高中求學時代就已經對自己所學的教科書很感興趣,正好當時遇到108課綱即將實施的過渡期,才發現我們要學什麼都是由一個官方決定的,出生時間不同,要學的課本內容居然有這麼大的不同;上了大學,更發現在沒有自己額外透過網路世界找尋其他資料時,這些課本根本就是影響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故想做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