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8日

時事:生理男心理女跨性別入住女宿

 跨性別大學生爭取住女生宿舍受辱 學務長、總教官判賠 2020-06-26


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3583091


附上ptt討論連結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24701246.A.747.html 


看到此新聞有感而發,整串留言下來友善言論真的都只有一瞇瞇,不過這當然是八卦板不意外


除了一味的詆毀留言外,也有人指出「生理男心理女」住女宿是壓迫到女生,讓女生處於危險之中,而且一旦有生理男性進入女宿,就有可能開了先例,增加女生風險,「性向根本就不可能問的出來 都隨他講就好啦」。即使這是單一個案也是很自私的,也許女宿其他人是不想跟生理男性共住同一宿舍的,先不談性侵的危險,洗澡更衣等都會很不自在、造成心理壓力,這是留言提出最大的問題。這癥結點就是即使一個性別認同是女性的,只要外在是男性,就會被預設是異性甚至至對自己有危險性的,且文中當事人「她」也未言自己性向,所以有可能還是喜歡女生的,這是為鄉民們詬病的一點。

2021年6月27日

論中小學國語文教育與文學的關係

一、前言與動機
我會想要寫這個主題是因為這門課所教的文學感覺跟之前所受教育的「國文課」相距甚遠,上法肯定也是天差地遠,一般來說面臨這種讀課文/文本的課,我一開始的想像都會以為跟國文課很像,那後來確實證明是很不一樣的,取材多元且文本不是主要中心是本門課程的特色,在選文上跟教法上都有顯著不同。而我又想到之前上過的「純文學VS大眾文學」之辯,讓我不禁好奇,那是要怎麼樣的文章才會被收錄進國文課本成為課文呢?在寫作上(也就是作文)也有遭到講者的批評,認為這種寫作方式一點都不文學,那麼我們以前所學的「文學」究竟是什麼,又是怎麼學的呢?因此我想要先探討國文課本收錄的文章可能的標準是否和純文學有關,再行分析國文課白話文的上法是否符合「文學」的範疇,最後將提及寫作與作文之間的差異,希望能透過此份報告,了解中小學國語文教育對於文學究竟是打好了基礎還是其實沒有關係。
二、國語文課本的選文分析
國文選文的部分我在之前高三時就已經整理列出從國小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的所有國文課本選文,對於此報告素材的查詢是相當方便(這裡所指的是我寫的這篇部落格http://taiwangordoncheng.blogspot.com/2019/02/blog-post.html)。以我個人的學習經驗來看,採用的課本國小為92年課綱翰林版,國中為97年課綱康軒版,高中為99課綱 (101微調)翰林版。可以看出第一次出現有作者署名的文章是在《國小國語第八冊》,吳源戊的〈踩著月光上山〉,這可說是第一次國語課本正式踏入「文學」的殿堂,因為國小畢竟還是以白話文為主,所以之後小五小六的各篇課文幾乎都有著名台灣文學作家的身影,如小五課本(第九、十冊)收錄劉克襄〈湖邊散步〉、王洛夫〈珍珠光彩的蝴蝶夢〉、林海音〈請到我的家鄉來〉、廖鴻基〈黑白間的光彩〉、劉墉〈給女兒的一封信〉等散文,小六課本(第十一、十二冊)收錄向陽〈臺灣的孩子〉、余光中〈墾丁風情〉等新詩,宋晶宜〈父親的腳步聲〉、張曼娟〈棉花上的沉睡者〉、王溢嘉〈永遠不會太晚〉、蔣勳〈畫出可愛世界的大畫家〉等散文,令我驚訝的是,原來我國小就這麼飽受文學的薰陶而不自知,這可能也跟老師多是著重在教授圈詞跟生字有關。不過話說這些課文通常都是以貼近生活為主,所以也可以看到並沒有小說在裡面,以散文居多,新詩則是到小六才開始出現,可以推測小孩子對於抽象的文本理解還很有限,所以都先選錄簡單明瞭作品,所以除了名作家外,還有很多不太有名的作家文章亦被收錄,可見「知名度」並不是首要考量,而是兒童是否適合閱讀與理解。

2021年6月15日

論職場中的性別

 

去身體化:女性只是因為身為女性,就被賦予同樣的特定想像,不論是否未來有計畫結婚或生育,都會被認為工作只是暫時的,以後將會投入家庭,從是再生產。而且女性的身體無法勝任男性的工作,所以自然而然被認為是比較低下的,只能從是簡單而責任少的工作,女性本來就不適合進入「男性的」生產領域。其實這早已而熟能詳,像是懷孕解雇、玻璃天花板等,性別在工作場域的不平等與歧視至今仍然根深蒂固,據文本這是日治時期留下的陋習,這可以歸因於東亞圈中男主外女主內的性別想像,大家也都依循這文化,覺得這樣做是最好的。可是,男性應該跟家庭脫鉤嗎?現在的雙薪家庭結構,使得女性必須身兼二職,或是應付不來時必須辭職操持家務,這是由於女性被認為是可以因為家庭放棄工作的。如果現在男性也同時操持家務,讓夫妻可以一人一半,同時有工作跟家事,也會比較輕鬆,而且如果這樣的話,男性不就會與女性相同?沒有什麼不一樣的。如果應付不來時,而女性在職場上有卓越表現或高度興趣,也可以由男性辭職操持家務,現在為什麼不能這樣呢?因為工作場域被陽剛化的因素,使得女性在職場不吃香,變相是勸退她們進入職場,所以在夫妻間協商誰要退出時,通常都是會留下能在職場賺較多錢的男性。那麼,最近很紅的「女強人」呢?是非傳統性別架構所預期的?這種女性不一定會沒有婚姻,有可能是有的,當然如果沒有就比較沒有「家事」這個牽絆,但如果有家庭又是如何做得來呢?要嘛就是蠟燭兩頭燒,要嘛就是和男性共同分擔,甚至是最少見的由男性操持家務。家庭內自己的問題好解決,良好溝通就好,目前麻煩之處就在職場這整個結構、制度都是對女性不利的,如果有專心致志想在工作上一展長才的女性,將會比男性更辛苦且更不公平。

 

去陽剛化:具有不完備的身體而無法勝任陽剛男性身體可以從事的事情,這點跟上面的女性去身體化有異曲同工之妙,點出了因身體缺陷而弱勢的男性也會被排除於職場之外,而這是導因於人對殘障的偏見,因為大部分的人都好手好腳,看的到聽的到,行為處事能夠符合社會架構或科技設備,所以這種少數-人類傾向於排擠少數-。所以他們也會認為自己是有「缺陷」、「不完整」的,因為有很多事情都做不來,問題就是這些事情都是根據大部分的人所設計的,這其實也跟上面工作機台以男性身體做設計是一樣的,透過這種方式,就能夠有意無意地排除掉某些人,如女性、身障人士等。

 

2021年6月11日

論日劇與韓劇的消長和差異比較

https://zh.wikipedia.org/wiki/User:T_Gordon_Cheng/我看過的電視劇列表#有名的日劇 整理出日劇的特色
1.韓劇多有愛情成分,但會外加其他議題;日劇就是愛情劇就會純愛情,其他劇連個火花都沒有 (例如我常常會想湊CP,但到結局都還是沒配對)
---------------我是分隔線---------------
2.日劇很常出現醫療劇或律師、警察等專業形象,韓劇則很多都只是當背景,例如說醫院只是一個背景,只是主角們身分成為醫護人員,但實際上沒什麼影響,還是在演愛情劇,類似台劇《實習醫生鬥格》;但是日劇演醫療劇就會非常專業,甚至還會請真的醫生當製片顧問,疾病和治療等也都是確有其事
3.近年來法國料理廚師的戲劇也明顯變多,如《三星級營養午餐》、《天才主廚的饗宴》、《Grand Maison東京》,應也是對專業形象的一種憧憬。
---------------我是分隔線---------------
4.韓劇經常出現「非人」的角色,如鬼、外星人、美人魚。日劇中有主打鬼的僅《通靈男女》類似《花田少年史》、《通靈少女》這種幫助鬼魂完成心願,還有《靈異界限》透過被害人鬼魂辦案而找出真兇的戲劇
5.韓劇也經常有奇幻特效、科幻等,這在日劇僅《我的學生是惡夢》把夢境現實化才最具代表性。
6.日劇多為描寫日常或社會寫實,真正的醫生、真正的律師、只是談戀愛等
7.日劇甚愛勵志、奮鬥的故事,多為主角歷經困難而不屈不撓,最終得到成就的歷程,多和創業、運動有關。如NHK歷代晨間劇 (在台灣收視率特別高的《阿信》即為其中之一)、《下町火箭》、《陸王》、《逆轉人生》,此類型戲劇亦擺脫不了太過現實的環境,但至少會給予理想的結局

2021年6月5日

論轉型正義-面對以前威權政府對人民的迫害

「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近期熱門的《返校》有著這麼一句名言,這代表著白色恐怖的歷史記憶的被提起與否,究竟這些威權體制下的迫害,應該要被記住嗎?還是應該要遺忘它,如果重新提起,會不會造成社會的分裂?
歷史就是過去發生的事,我們現在所做的事,也會成為將來的歷史。但我們所說的歷史上發生的錯誤之事,確實都是從現在的眼光去檢視的,因為當時的人會認為這是「錯」的嗎?像是目前在進行轉型正義的德國、台灣和南韓,德國二戰時令人髮指的大屠殺行徑,在當時的人看來,這未必是一件錯事,但由現在眼光來看,是實實在在的反人類行為;台灣南韓歷經的威權統治,進行的各種政治迫害,在當時的人看來,這可能是一件錯事,但是不能講出來。現在此時此刻,正在發生許多事,我們會說這些事情有對錯嗎?這些事情在未來回頭檢視,是不是又會有不同的對錯定義?我是認為歷史本身沒有對錯,它只是描述了當時的事情而已。而對錯這種價值觀問題,端看檢視者的角度為何。歷史就擺在那裡,等待後人去詮釋它,而我們為什麼需要談論民主的歷史?最常見的答案便是,能夠知道現在享有的民主是怎麼得來的,還有能期許未來不要重蹈覆轍。
那麼在民主的歷史中的這些種種侵害人權之事,應該要就這樣當沒發生過嗎?畢竟如果執政者自己想轉型,就很有可能因為害怕之後被清算威權時的施政而卻步;解嚴後國民黨並沒有特別把之前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的經歷搬出來講,而是等到民進黨執政時才開始大力推動轉型正義,一方面是國民黨沒事不會承認自己的過錯,另一方面就是民進黨身為國民黨的對手,為了要競爭選票而打擊它是再正常不過了。有人可能會說,我們應該要拋棄過去,重新開始新的人生(政權),不要再拘泥於過去了,並沒有什麼好處,還會讓自己很痛苦。大眾知道了這些不堪回首的歷史,除了驚訝、厭惡、憤怒外還能怎樣?事情都已經發生了,與其製造仇恨,還不如就隨它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