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公園的歷史沿革與一體化之離合
一、研究動機與前言
我是在地新竹人,從小到大家裡就住新竹公園附近,在我的記憶中也改變了不少,而且我也對家鄉新竹的歷史有種關懷。像是我對新竹市公車的歷史也很有興趣,清大也算是新竹的一部分,我對它的校地擴張史也想深入了解。聽了人社院史、校史等演講後,我就對「現在怎麼變成這樣」的演進有興趣,好奇這過程是什麼,有什麼東西消失了,又有什麼保存下來了呢?如果知道了一條公車路線(如2路 (火車站-交大)從以前開往日新營區,到後來營區被撥用給交大做光復校區,路線都未改變,但終點站本身卻改變了)、一座砲台(新竹公園古砲台)、水池旁的土地公廟(弈園的清大土地公)是從很久以前就存留至今,看到它就會有一股特殊的歷史感油然而生;但當然也有很多東西會消失在歷史的長流,也許有路線開辦後在幾十年前就已停駛(個位數編碼的路線如6、7路)、游泳池被填平改造(今麗池園林位置)、原先的墓園變成校地(雞蛋面/新竹市第一公墓的縮減),那現在基本上很難觀察到其存在過的蹤跡,因此就要透過歷史研究才能讓它們重見天日,證明它們曾經存在過。
本來想要做的新竹市公車歷史,之前有一門課「近代台灣科技與社會史」已經做過了,但當時只能蒐集到網路上所能夠找到的近20年資料,更往前溯就一無所知,後來在今年寒假我成功找到了新竹客運自己製作的大事記年表,但為時已晚,本想現在再重拾此主題來研究,但因為此份大事記是為一的史料來源,有點危險,且我很難抓到核心問題意識跟想做的目標,因此先放棄。不過公車站古地名的研究,我原先是對一些存留很久的如華揚戲院(近年才更名為中正經國路口,但該戲院早已消失),或是以前存在的市政府(位置研判是今日東區區公所)有興趣,但很難組織起來,結果後來發現這點也可以回歸到新竹公園,新竹市的公車站更名速度緩慢這點,反倒可以在某種程度上保留下來歷史,例如讓外縣市同學最匪夷所思的「公園」站,這名字會這麼沒有識別度,是因為在當時新竹市沒有其他公園附近有公車站,因此公園就是指新竹公園,而且它的位置是設在公園路麗池旁便能代表整個公園,也代表最初的公園是從那裡發跡的(或說只有那裡才是公園)。「學園商場」站位於東山街上,鄰近孔廟廣場,但卻沒有命名為孔廟,其所稱的「商場」也不知道在哪裡,所以是相當有趣的。
▼學園商場站站牌 (2019年11月1日)
我發現沒有什麼人做個整合性的新竹公園史,探討其前世今生,很難在一處看到新竹公園各處的完整歷史,因為新竹公園分成很多個部分,甚至有很多區域在林智堅市長的改造前不會被認為是公園的一部分,因此我就好奇了「新竹公園」如何變成一體的呢?現在這模樣是怎麼出現的?我自己以前小時候都說去逛花市、去孔廟、麗池玩,甚至說「麗池公園」,在我的認知中他們好像是不同的地方,但其實都是新竹公園的一小部分(其實小時候經常都沒有什麼空間觀念,這是正常的),但觀察以前的地圖發現,有些甚至沒有提及「新竹公園」一詞(因為它還有被改名成中山公園過),代表以前它很難帶給人一種「那是一座大公園」的感覺。2017年的再生計畫後,新竹公園被大幅改造、變化甚鉅,被我稱是「面目全非」,但我爸跟我說,從他的成長經驗來看,這變化還微不足道,這幾十年來的變化更巨大,因此更讓我好奇了。
我要使用的材料,剛好我爸也對新竹在地歷史也很有興趣,所以家裡有一些書都是在講新竹歷史的,可以從中參考,有老照片、古地圖等,如果這些資料還有所不足的地方我也能訪問我爸做口述史,畢竟他也是從小就住在跟我一樣的地方,對附近的變化也蠻熟悉。但因為這最多只能追溯到民國時期的,因此日治時期最初的建置我除了使用上述的地方史專書外,也利用我經常使用、並也有貢獻的維基百科當作參考,「新竹公園」這條目是我小時候創建的,但內容只根據現況且相當單薄,後來2020年7月時第十八次動員令[2]中,有其他使用者進行歷史的大幅擴充,對維基百科新竹公園歷史概要的建置有重大貢獻,因此我也有參照以掌握其梗概。之後從此延展到民國時期,也就是我爸生長的年代,再連結到現在的我的親身經歷,乃至於幾年前的改造、合併起各區域,最接近近代的將查詢網路資料,如政府新聞稿等來蒐集資訊。另外也可以善用數位資源,例如使用台灣百年歷史地圖做疊圖分析,可以檢視道路的變化(博愛街、東山街等)。因為我也有在研究新竹捷運跟新竹大車站計畫,所以對於查找都市計畫書也有些涉略,可以作為參考。
只是較為麻煩的是,我不知道要從整體來下手還是從新竹公園底下的各個小區塊景點先分述其歷史脈絡,再合一成一個整體。但合一的過程不只是藉由2017年的再生計畫,以前也陸陸續續有整合在一起,因此也是讓我較為困擾之處。後確立先敘述新竹公園的開端,再以時間先後依序分項敘述各項景點的發展,最後再談論再生計畫的(再)一體化,後以結論收束。
二、新竹公園概要
新竹公園位於鄰近新竹火車站之東南方,以清大來說就是在十八尖山翻過去的另一邊山腳,是新竹市最大的公園,內含有孔廟、大池塘、藝術展演廳、玻璃工藝館、日式庭園、市集、田徑場、廣場、室內體育館、圖書館、咖啡廳甚至一間動物園,並具有各式古蹟如木造房子、石碑等,是新竹市區休閒娛樂的戶外場所,也能舉辦大型戶外展覽或是運動賽事,玻璃的展示場館展現出新竹之特色,週末的假日花市、每年春季盛開的櫻花總是吸引大批人潮、人滿為患,另外新竹公園所種植的河津櫻也是其生長的南限。
因為有圍牆、山坡跟動物園的阻隔,加上位於中央,其它部分都變成了外圍,孔廟、體育館跟麗池宛如是不同區域,且最初的新竹公園僅有枕頭山北面山腳處,故南面基本上都是荒蕪一片。習慣上都會將麗池所在的那一區塊認為是新竹公園的核心甚至是全部,正對東大路的路衝也是其「正門」(事實上公園有正門是真的有點奇怪,也沒有一塊招牌寫著「新竹公園」),而山坡另一面的孔廟、體育館則是另一塊區域。最後的動物園跟體育場基本上就像是獨立的區塊,周圍還都是供人停車的柏油路,只不過每到假日就會有市集團團圍住體育場。
三、新竹公園背景與緣起
新竹公園所在的區域古稱枕頭山,枕頭山是十八尖山的山前丘地,因為長的像是枕頭,故名枕頭山(陳國川撰述,1996:102)。因為鄰近竹塹城,1777年山坡地設置為義塚。清領末期劉銘傳興建鐵路的終點即設置於枕頭山腳下(今玻工館位置),1893年啟用。割讓台灣後,1896年發生的乙未抗日事件,因為枕頭山距離竹塹城近,是日軍良好的攻城前線,姜紹祖就是在枕頭山被迫投降於日軍,隔日於獄中自盡。
1915年有鑑於新竹州市區無可供公共休憩的空間,為推動近代化,故配合市區改正進行規畫,原本是要建於舊城區,後改在郊區的枕頭山上,加上因為城市已經計畫擴張至此,將原地墳墓清除,外移到十八尖山外,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3]。1916年動工,但適逢第一次世界大戰,拖延至1919年才開始整地,1921年4月完工開園,但還很簡陋,是後來才陸續建置水池、游泳池等,十年後又增建湖畔料亭、兒童遊園地等。
(2021/9/8增補)
新竹公園又稱做公二公園,相對地十八尖山公園則是公一公園。這與日治時期新竹公園跟新竹森林公園的對應關係一致。
四、周邊道路演進
道路的部分據我爸所述,以前東山街是直的,現今的大彎道是位於憲兵隊內,無法進入;而另一端的博愛街是真的會穿越新竹公園內,爬上枕頭山丘,下坡後與東山街會合(於今日正門廣場處),匯入東大路。對比地圖後果真如此,但令人詫異的是大彎道日治時期就存在了,只是後來可能就被國民政府用來當作憲兵隊使用才封起。此彎道在2011年時還甚至計畫要截彎取直[4],但最終未果,而留下了自古以來的線型,但還是有打通了從公園橫越南大路直達鐵路旁的公竹路。
後來就如同十八尖山的市竹3-1線[5],新竹公園內的道路也都消失,博愛街是唯一還能夠看到柏油路的道路,但其末端部分變成動物園門口前方的停車場,在假日時會變成假日花市的入口。而更大段的博愛街則被動物園大門擋住,成為園內道路,左為遊客中心和一大片未曾開發的動物園用地,右則為動物園本身。因此在2017年的再生計畫過後,出現了一條名為「百年大道」的人行步道,其實就是根據原本博愛街的走法建置而成,將原本的柏油路全部剷除,並釋出左方的動物園遊客中心跟未開發區域,把動物園限縮回以往的大小,圍牆延著百年大道右側興建,讓此段路徑重現,可以直接爬上枕頭山穿越到公園另一端。雖然這樣會使動物園變小很多,但事實上新竹動物園也沒有再引進新動物了,因此也不需要這麼多空間,故釋出成為公園綠地。
動物園望向博愛街
▼拍攝日期:2017年5月14日
▼拍攝日期:2021年6月2日
公園路是原劉銘傳鐵路路廊(陳國川撰述,1996:102),後日本政府將鐵路改建後北移,將原位於枕頭山腳的新竹車站一併遷移。1902年重劃鐵路,原路段變更為一般道路,戰後因為位於中山公園旁(且為當時公園周圍唯一的道路,公園夾於枕頭山與公園路之間)而命名為公園路。食品路自東南街130、131巷拓寬而來(由1986年新竹市區街道圖和我爸口述得之),並從園後街、博愛街交叉口處打通與忠孝路銜接,以食品工業研究所為名,定名食品路,食品路的延伸、闢建完工確立了新竹公園南界的範圍,自孔廟前延伸出去,並把體育場端框限住。孔廟門口前還有一道路,是原本新竹公園的南界,體育館建立後才消失,此路連同原東山街、博愛街,顯示出原本的新竹公園是被多條道路貫穿而分裂的一塊土地,這點在進入汽車時代後,或多或少會比日治時期讓公園更沒有整體感。
▼1921年新竹市區改正圖
五、分區歷史
(一)孔廟
因為是清領時期的產物,直覺上都會覺得它應該是新竹公園中最早落成的,確實建成時間是最早:1824年,但一開始不是位於現址。原本是在市中心舊城區,今成功里位置,鄰近城隍廟,確實這也比較符合以前人漢人傳統的生活習慣:不會把孔廟建在遠離城區之處。但後來因為城隍廟周邊的商場逐漸建擴大,1955年新竹縣政府預計拆掉孔廟,以讓攤販能夠集中管理,釋出市中心用地。1958年於中山公園(枕頭山南面山腳)重建竣工,大成門及大成殿為原文廟建材重建。從1986年地圖判斷原廟前是無大廣場的,但我出生的2000年代時已經存在於遊樂器材區隔壁,自孔廟前延伸到食品路邊,夏天時廣場會噴水供孩童遊玩(後來這功能被移到新竹市政府前廣場了),也經常做為老人家做運動、鄰近直排輪的授課用地。2017年再生計畫時原為假日花市攤商安置開業的地方,後封鎖為置土區,後來也一併翻新重鋪,變更路燈樣式,先後成為台灣設計展跟台灣燈會全國花燈競賽的展場用地。
▼拍攝日期:2016年7月7日
▼拍攝日期:2020年10月28日
▼拍攝日期:2020年10月5日,台灣設計展期間
▼拍攝日期:2021年4月20日,台灣燈會期間
(二)麗池
開園後開挖大池塘,1928年的新竹市街圖已經可看到今麗池與一旁的兩游泳池(プール),該池塘是開放民眾釣魚的,成為兒時回憶中的休閒活動之一(林建昌,2012:39)。戰後被命名為麗池,民眾建違建、提供划船服務,政府直到1900年代才開始整治。麗池上有木造九曲橋,民眾多在該處餵魚,但落成時間不明。麗池近年來優養化嚴重,故於2015年11月底清除汙泥。
▼1928年的新竹市街圖
(三)游泳池
1926年7月31日第一、第二游泳池完工(不知道是不是今日的市立游泳池,如果是的話本來就是跟麗池是一體的)(王郭章,2004:121),1930年由於引自麗池的水源不夠乾淨,改自甫建置完畢的自來水水源地(今自來水公司第三區管理處)引水,受到熱烈迴響,為此新增設兒童游泳池。當時新竹小學校、新竹中學、新竹高等女學校等學校都是在這裡上游泳課。原址於1954年興建成現代公園游泳池,2016年由於建物老舊有裂縫、消防設施不足,且營運連年虧損而決定關閉,於2017年再生計畫中被拆除,原址改為日式庭園造景。
▼拍攝日期:2017年7月6日
▼拍攝日期:2019年3月2日
(四)湖畔料亭
1931年在今麗池湖畔興建四間新竹市市營休憩所,1935年配合始政四十周年紀念臺灣博覽會,擴建成頂級料亭。戰後作為空軍眷舍,稱空軍十一村,1997年因眷村改建險遭拆除,後來由地方人士搶救而保留,1999年眷戶全數遷出。後將一間做為姊妹市館,其餘三間供玻璃藝術節時使用。2017年再生計畫後將既有日治時期留下的庭園跟隔壁使用游泳池原址新建的園林連成一氣,並將這些料亭改為餐廳使用,真實的日治時期古蹟跟新打造的園林,配合春季綻放的櫻花,這帶成為了最帶有日式風情的一區。
(五)氣象站
1935年發生新竹台中大地震後,為了加強觀測,於枕頭山頂興建氣象站(和製漢字稱觀測所/測候所),1991年後新竹氣象站遷移至竹北,此建築一樣「淪為」如玻璃藝術節等活動會使用的場地[7],平時大門深鎖,無特殊歷史意義,因此我也不曾知道他曾經是氣象站,甚至還疑惑為何新竹的天氣都是以竹北為準。2017年再生計畫後與文創業合作,內部除了展示氣象站歷史外,也讓文創業者自由發揮。
▼拍攝日期:2021年7月7日
(六)動物園
1935年為慶祝新竹街改為新竹市五週年,市民捐建新竹市兒童遊園地。1936年正式開園,園內除了具有運動遊樂器材外,還附設動物園區,以兩旁有大象的門為入口(即今日之新竹動物園公園門/舊大門),仿造德國漢堡動物園的大門造型。1953年,新竹動物園重新開放,由新竹市公園管理所以「中山公園」之名管轄(並將公園名掛在門口[8])。1971年7月1日經臺灣省政府核准,正式成立新竹縣新竹市立動物園,引進全台第一隻北極熊。在圓山動物園、壽山動物園相繼於1986年搬遷後,新竹動物園成為原址現存最古老的動物園,也因此規模不大。甚至在童勝男市長時,傳曾以新竹地區已經有ㄅㄆㄇ猴園跟六福村野生動物園兩座私人動物園為由,將廢除公營且成本不小的新竹動物園(張德南,2010:184),若此舉成真,台灣將會少了一座僅有三座的公立動物園。之後根據我爸的記憶,在蔡仁堅市長時期有針對新竹公園作重新規畫,其中就計畫將新竹公園擴建,由2.7公頃擴大至5.4公頃,將重新定位為「新竹動物公園」,並如前述地將博愛街吞併成動物園的一部分,不再能開車穿越新竹公園,於2000年開闢博愛門,後來逐漸取代公園門的功能,直到再生計畫前夕,公園門已僅作出口使用。許明財市長也於2014年底提出針對新竹公園百年的改造計畫,其中就有包含新竹動物園的擴園,可惜未果。當初可能是想說新的動物進來就能放在新區域,但後來沒有經費,動物量就維持一定,僅個別籠子範圍變大,結果最後那一塊地就浪費在那邊,後來就直接回復成原來樣子-再生計畫對動物園的改造是數一數二多的,將博愛門向東位移,重新釋出最終未開發的土地跟博愛街,將動物園的範圍限縮回日治時期的規模,並去除圍欄、精簡動物數量(如取消鳥園),打造出一個公園中的小型動物園。
動物園博愛門
▼拍攝日期:2016年8月23日
▼拍攝日期:2020年1月6日
(七)玻工館
以1923年昭和太子來台巡視,於公園興建的接待所為雛形,1936年落成的新竹州自治會館,主要日本皇族及高官來台巡視時作為行館及宴客用,跟台北故事館很像,都是日治時期興建的歐風建築。兩者也都一樣在戰後改歸憲兵隊使用,自治會館歷經接收委員會、美軍顧問團進駐後,最後於1978年台美斷交後改為憲兵隊駐所,直到1998年撤出。1999年第三屆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改造成玻璃工藝博物館啟用,以推廣新竹名產-玻璃。配合後方的玻璃工坊,前可以展示玻璃藝術品,後可以觀賞玻璃的實際製程,對玻璃工業的介紹頗有成效。
(八)願景館
1959年興建空軍工程聯隊禮堂,原為空軍工程聯隊集會與康樂表演的場所,1983年聯隊撤編改為空軍工程隊,隔年遷駐台中縣。後閒置多年,網頁稱「繼影像博物館、玻璃工藝博物館完工後,第三棟老建築再利用的博物館」,可推測是在1996年後整建完工。以都市發展模型為主題,陳設新竹市從過去到未來四座大型模型。2017年再生計畫後將內部完全清空,改建為可供獨立樂團等使用的藝術展演場地「風 live house」。
(2021/7/19增補)
風livehouse延續當年空軍工程聯隊集會與康樂表演的氛圍 也算是願景館回歸原始用途
▼拍攝日期:2016年8月3日
▼拍攝日期:2019年12月27日
(九)體育場
奠基於日治時期就有的原野球場(和製漢語,即棒球場),可以舉辦棒球比賽、田徑比賽、網球比賽、運動會、腳踏車比賽、賽馬等,1959年原址建立新竹縣立體育場,以舉辦台灣省運動會,會後在此處設立了臺灣省立體育專科學校新竹分部,理由之一為可以充分利用體育場各項設施,因此將此區圍起做為學校用地使用,直到1980年遷回台中。因看台建物老舊,且平時體育場都大門深鎖、不易親近,因此再生計畫中決定拆除看台,成為開放式田徑場,一樣可舉辦賽事。附近的市民廣場在1986年地圖仍為網球場,後來才改為廣場,亦可供假日花市攤販使用。於2017年再生計畫後增加透視度,減少視野阻礙。[9]
(十)體育館
1997年4月啟用,為了作2017年夏季世界大學運動會比賽場地,曾進行內部整修。後來2020年時再生計畫擴及體育館,將門口拆除重新整建,並重新規畫其門口前停車場動線,使體育館前仍有一小廣場,雖如同以往一樣為地磚,但僅供人行。
▼拍攝日期:2017年7月26日
▼拍攝日期:2019年1月8日
▼拍攝日期:2021年2月26日
(十一)廣播電台
在枕頭山頂處設置中央廣播電台,在當時有黨國教化色彩,也因此亦屬於軍事要地,將公園的山頂又自成一個封閉環境。此電台的設置也干擾了隔壁氣象站的運作,導致其遷移至竹北。此廣播電台撤走後,原址淪為廢墟,無人使用,由新竹市文化局所有後來移交給動物園負責[10],但與博愛街左側區域一樣始終都未開發。2017年再生計畫後由台灣昆蟲館進駐[11]。
(十二)新天鵝堡
為2003年國際玻璃藝術節設置的景觀裝置,以當年玻璃節「新仙履奇緣」主題所設計,活動後未拆除而保留下來,成為新竹公園正門入口門面多年,期間因颱風使上面的天鵝全遭吹落毀壞(當時還讓我妹不解天鵝去哪了),後一年一年地腐朽破敗。於2015年林智堅市長推動1916園區計畫時拆除,之後徒留突兀的白色水泥牆壁,一旁我小時候常去玩的馬車則保留下來。直到2017年再生計畫後全數剷平,完工後亮相的是一大片緩丘,以大階梯取而代之。
▼拍攝日期:2016年8月3日
▼拍攝日期:2014年5月12日
▼拍攝日期:2016年8月3日
▼拍攝日期:2020年2月21日
(十三)圓形廣場
由1936、1938年新竹都市計畫圖可看出原址為網球場,戰後移為空軍工兵總隊部,其後又再改建為臨時航空站,最後也就是如我爸所說是憲兵隊的部分,根據1999年經建版兩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直到那一年都還沒撤出,東山街依舊為直型。後來也許2000年初改為遛狗公園(因為有我們小時候去的照片),再生計畫後則不得遛狗,更名為圓形廣場。
六、2017年再生計畫
先前文中不斷提及的「再生計畫」,就是2017年起至2020年為止新竹公園一連串的改造工程,全名「新竹公園再生跨域亮點計畫工程」,使用分區施工進行,與「姓竹動物園再生計畫」合併進行。其實在2015年時就已經有先行計畫了,也就是1916園區計畫,綜合而言就是正值2016年是新竹公園百年之時,而進行的整體重新規畫。再生計畫是第一次全面性整合新竹公園、脫胎換骨並真正執行的計畫,所以尤其特別,故特以此章節敘述。
許明財市長曾在2014年10月8日提出針對新竹公園百年的改造計畫,但因為2014年12月25日即告連任失敗,無緣實現。當時的計畫包含「露天舞台音樂廣場及周邊再生計畫」、「麗池區域整體景觀改造設計」、「新竹市立動物園周邊景觀改造計畫」、「汀甫圳廣含頭歷史風貌再生計畫」(體育館處)、「文創市集暨水圳復興計畫」(體育場處)。目前已經不可知所謂的水圳為何,看起來也沒有於林智堅版本的再生計畫中實現,且汀甫圳與新竹公園在此的關係尚不明,現況(2021年)汀甫圳則是改造成通學步道與新竹公園形成步行走廊。
大量的「無作用圍牆」就是阻擋公園內動線的關鍵,因此將圍住山頭的柵欄(此柵欄有可能是因為以前這裡是軍事重地不可接近而設立)跟我小時候圍住溜滑梯的梅花型圍牆都先於2015年拆除,還有最龐大的新天鵝堡拆除工程,以及當初遷廟後即圍住孔廟的鐵圍籬,動物園的則留至2017年處理。
進行工程前,先將公園內物件、建築審議是否可成為指定古蹟,確認要保留下來的古物,尤其是被鐵柵欄圍住的山頭區,後續工程進行將會妥善保護與規畫,讓完工後可以更凸顯其存在,而非淹沒在公園的一角不為人知。樹木則是傳承歷史的關鍵[12],
因為他們可以生長很久,從日治時期就在這裡不斷存續著(跟清華大學校門口化學館圓環的樹很類似,老樹容易讓人產生歷史感)。
大致過程如下:動物園於2017年5月29日休園整備[13],8月9日宣布開工[14],封閉枕頭山丘、麗池一帶到動物園、游泳池處。2018年9月29日,麗池園林、湖畔料亭啟用,玻工館內部整修結束開館[15]。2019年4月4日在原遊樂器材區新建的大沙坑以兒童節大禮之姿開放[16]。4月7日為花市在體育場周圍營運的最終日[17],4月13日起改在孔廟廣場營業[18] (4月1日起就逐漸拆除鐵皮,移除內部土堆),其與遊樂器材區以施工留下的鐵皮做分隔。10月26日枕頭山丘開放,包含昆蟲館[19]。12月21日花市遷回體育場周圍[20],但體育場內部仍在施工,12月28日孔廟隨即封閉[21],同日動物園開幕[22]。2020年9月17日,體育場改造成田徑場完工開放[23]。2020年9月30日孔廟廣場隨著台灣設計展開放[24],12月底體育館門口修建完畢,至此新竹公園再生計畫完全完工。有此可見新竹公園全區不是全部一起整修,但能看出動物園施工最久,因為工程最浩大。
▼麗池園林興建中 (拍攝日期:2018年6月29日)
完工後的變化包含:玻璃藝術節轉型,湖畔料亭不再為玻璃藝術節文創商品販售使用;新竹動物園面積縮小,釋出體育館旁未開發用地作為一般綠地,重現百年大道,原動物園遊客中心轉型成為星巴克及圖書館分館,雖然總面積變小,但博愛街入口變大,還增加一主題餐廳,因此吞併到部分原假日花市的用地;游泳池、願景館、體育場(拆除看台後改造為純田徑場)消失;花市部分擺攤區域消失;山頭動線變更,新增人行道,不必走泥土路。環繞公園外圍的人行道全數重鋪(林智堅也很喜歡步行城市,沒有人行道的地方蓋人行道,有的地方就打掉再重鋪人行道),並將孔廟到體育館停車場旁的無意義圍牆先行拆除,讓人行道跟路邊停車格間不再有隔閡,可以立刻切進人行道保障安全。
孔廟到體育館停車場旁人行道
▼拍攝日期:2017年11月30日
▼拍攝日期:2018年11月1日
從上述可以看到,這公園大型的全面改造計畫確實活化了不少日治時期的古蹟,但也消滅了許多民國時期的「古蹟」,以整體來說讓公園有一個嶄新卻又復古的面貌,並整合了公園內各區塊,改善徒步環境。並讓文創、藝術相關業者得以進駐,加強休閒娛樂的性質。並將體育場、體育館兩獨立區域用人行步道與孔廟廣場相連,增加運動場地的一體感。加強公園路旁整體景觀與夜間光景,位處新竹車站不遠且為新竹轉運站國道客運必經之路,可謂打造出了良好新竹市的門面。未來計畫包含從新竹大車站計畫南北公園後連結後站公園、新竹公園,後接到十八尖山,形成一連串步行綠帶。
研究這麼細瑣施工的過程看似沒什麼意義,但這也是歷史,而且是陪伴我從高中到大學這段時期新竹公園的變化,因此(對我來說)甚為重要,我都是搭乘世博3號公車從體育館站下車回家,所以每天回家放學一直都能看到工程進度;如果遇到休業式搭乘57路,也會穿越整個新竹公園,每學期末都有新的體驗。當時對我來說,就是孔廟開了又封、封了又開的費解情形,現在總算已經完全結束工程,有了歷史距離可以去檢視這整段時間,所以能夠梳理出過程是我一直想做的事。因為我是個喜歡拍照記錄所見的人(也許勤拍照的習慣也是再生計畫讓我養成起來的-因為要時時刻刻保存下歷史的畫面),這回透過自己拍的照片一步步把網路上找不到的過程填補起來的過程相當有趣,真的有在「做歷史」的感覺。
七、結論
新竹公園是充滿許多古蹟的一座老公園,而它也不單單只是一座公園,裡面還有各種各樣的建築物,十分特別。這些特殊的建物都是在歷史長河中一一建造起來的,物換星移後當然也不是所有都有留下來,只是一想到這些古蹟景物從古至今都在原地,就有一種歷史感。至於怎麼對待遺留下來的東西,跟大時代的環境也有牽連,例如自上代政府接收後,新竹公園很多地方都是作為軍事用地,除了我沒提到的當時還在市中心的孔廟,其實一開始是由日軍駐紮的場所,回到新竹公園內,玻工館一帶給予憲兵隊使用,甚至還建造了供他們使用的禮堂;湖畔料亭則是成為空軍眷屬的住所,跟新竹當時到處都分布著的眷村沒有什麼特殊之處(過去新竹市東區自馬偕醫院以東一帶含園道五、赤土崎乃至於清大夜市全部都是眷村),直到近20年軍隊陸陸續續撤出,枕頭山北面才重新變回一個整體的休憩空間,這段期間內枕頭山南面也進行孔廟、體育館、體育場的建設,但仍零星,但也是公園空間擴張的基礎,加上2000年動物園擴園,可見公園的樣態跟政策有密切的關係。再生計畫後,新竹公園成為了一個「品牌」(還有自己的logo了),終於達到了一體化,將阻礙枕頭山兩面的圍牆全數拆除,體育場看台也消失了,連動物園都變成無籠子、低矮圍牆的設計,整體更有透視感,符合當代的減法設計理念。另降低公園內柏油路的分布,讓博愛街即使重現但是以人行道的形式,呼應到當代的人本交通。
▼體育場旁的施工圍欄上有新竹公園的Logo(左)(2017年12月31日)
從〈新竹公園 流洩的風城歷史〉一文得知,原來新竹公園在日治時期早就是一體的,只是範圍沒有今日這麼大,但是國民政府進入後,各式的軍事設施甚至學校把公園切割成多塊,實際上是剝奪了市民的活動空間,日後整治也只是著重在麗池那附近,變成以玻璃藝術節為主軸,但新竹公園遠遠不只是玻璃而已,沒有恢復往日榮光的意思,直到再生計畫為止。因此新竹公園的完整脈絡是割裂又再一體化,從我短淺的生命經驗來看,是無從得知的,以體育學校為例,文中作者提到「現在體育場雖已開放,假日時這裡常有花市、市集,新建的動物園大門也設於此處,但很多人並不知道這裡原來也是公園,而非學校用地。」我卻是根本不知道以前這裡曾經是學校,足以顯見。有鑑於此,我將標題增加了「離合」兩字。
至於將願景館改造、拆除體育場與游泳池,政治意涵我不多做猜測,因為如果說只保留日治(泛綠通常親日反中,較確立台灣主體性)而拆除「國民政府」興建的設施,這樣似乎有點超譯;也可以是說「中華民國美學」不必保留,日式/復古就是美,才值得保留,抑或是就是貴古賤今,明明離現代更近的建物,保養、修復會比更古老的容易,但也正是因為它不古老而沒有想要保留的動力,或是因為不是古蹟所以才沒有誘因,即便新竹公園內大部分古蹟的認證也都落在2017年[25],也就是再生計畫前,因此在這之前,通通都不是為政府所肯認的古蹟,建物們都是平等的。這裡面最讓人感到奇特的,就是游泳池,日治時期就有,還算是早期建設,卻不為保留,是因為其其實已經沒有日治時期的影子了,都是充滿著華國美學。雖然政府是以年久失修危險為由,但有些人會想既然都要改造了,那為何不要重建成日治時期的模樣,而是讓其填土消失?[26]對當地人來說,兒時的記憶反而是戰後時期割裂、有軍人進駐的新竹公園,但再生計畫回復的卻是日治時期的古代風華,雖然當然也有部分保留,但大體來說卻像是給了大家一個新面貌-只不過是百年前人民所見的。當然從另一角度來說,日治時期設計的這本來就是市民可以使用的空間,而戰後卻被軍事用地一一占領、分割,後續陸續還地於民,也是理所當然的,只是大家的童年不知道新竹公園原來有這麼大、是屬於人民的而已。
變化可怕的地方就在這裡,像是新天鵝堡跟游泳池,今日看到大階梯跟麗池園林,誰有辦法體會之前這裡是長成什麼模樣,就算得知也很不可置信,因為連一點痕跡都不存在了,即使新竹公園大體上得架構是沒有改變太多的。因此本報告調查並記錄下變化前的模樣是有其價值的,這些也是當地居民(包含我)的記憶。但也讓我體悟到,我以為的「永久」,其實也才一下下,但因為新天鵝堡、動物園、願景館、游泳池、體育場看台就是我的童年,對我來說那就是全部,因此看到被破壞殆盡時難免心痛,覺得「存在這麼久」的景象就被改得面目全非了。但就正如我爸所說,歷經這番研究後,我的這些經歷根本微不足道,因為以上的大部分也都是近幾十年才確立的景象,更早以前又長得不一樣了,所以本來就沒有什麼是「一直存在的」。
被人說是「公園堅」的林智堅市長,除了蓋新公園之外,不意外地也要改造既有的公園,再生計畫後把不同空間縫合起來,整體的大空間可以讓遊客有這是一個景點的感受,使其不只是周邊居民的運動休閒之處,更可以吸引外縣市遊客前來旅遊。我想這可能就是想要打造出跟其他城市一樣的大公園,達成都市化和塑造出城市形象,每一個都市都有想要一個自己城市代表的大型公園,例如台中公園、台南公園等,新竹公園也不例外,只是這是利用現成的一塊土地整合而成的。至於公園擴張與房地產的關係,在期中口頭報告時老師有提到,我覺得這也是很有趣的切入點,現在建案多以近公園、捷運站做為賣點,公園擴張其實是可以符合建商利益的,例如田徑場對面一座從三十年前就申請建照卻閒置至今的空地,最近終於要開始賣了,廣告真的就是打「新竹公園第一排」,加上附近是八大學區的緣故,房子都還沒蓋就快銷售一空了,我想如果它是在一開始就開始蓋來賣,就不能拿此當作賣點,因為當時的那裡根本還不被認為是新竹公園的一部分,頂多說是「體育場對面」。
本報告的研究限制為,雖然就在我家附近,但迫於疫情期間,無法實際踏查去走訪一遍,不過還好上次最後一次去的時後就是5月初台灣燈會之時,距離現在並不遠,我當時也有帶著此報告的問題意識去賞燈。且我也已經去過多次,總會有不少印象,但另一個麻煩的地方就在這裡,就是「憑印象」是有可能出錯的,這也幸好我2016年8月有突發奇想去拍攝新竹公園大部分的景觀,當時只是想說越熟悉的地方越要拍照留念 (也是因為要去拍地景藝術節而起),結果隔年就再生工程了,所以有了這些照片更能幫助我回想,只是我也沒有拍到所有的,因此記憶還是會有所缺漏。再者,因為太偏現代的資料多要仰賴網路資料,但也許是當時網路並不發達,公告、新聞稿類的沒有放上網,而當時的地方史書籍又會認為那是「現在」而不收錄;或是年代久遠被刪除殆盡(如林智堅上任後更新市府網頁,讓先前兩位市長任內的政府資料全數付之一炬,這我在之前研究新竹市公車時就有發現到了);此外,由於林智堅的再生計畫時做得太成功、距離現在又近,媒體爭相報導,讓我查詢新竹公園歷史相關的內容時,往往都變成是林智堅的政績洗版。維基百科在撰寫歷史時,也都跳過中間這一大段,直接從建立、升格(新竹市升格成省轄市,許多組織自新竹縣改隸)跳到再生計畫,中間發生了什麼、市長做了什麼都無從得知,落差很大,可以說反而是最難補起來的歷史,而且最後都變成要去旅遊網站或部落格來蒐集資料,可信度就降低了不少,而且就算用交叉比對來確認是否口徑一致而提升可信度,也會發現不少都是一字不漏地抄來抄去,但為了能夠填補起來缺漏之處,我對照史料、地圖判斷時間軸上合理後就會納入報告。新竹公園內也有一古砲台跟多個紀念碑,暫且沒時間也無史料能夠處理,我也不確定假日花市是何時而起的市集,此外我原本想要花一點篇幅描述再生計畫的,但因為這要為去一一研究林智堅的FB貼文跟我自己所拍的照片,原先想要列出時間軸的這工程太浩大,我沒有這麼多時間(即使展延了一週),因此只能大略提一下畢竟本報告的重心也不是全在此,而是更宏觀的歷史,這就待我暑假的時候再進一步研究,因為這我之前本來就想研究了,只是以此報告為契機又重拾起。
很多人做歷史都會做個時間上的限制如(XXXX-XXXX年),我野心太大把從開始到現在都做了,這就是變成雖然整份報告很廣但細項都是淺淺的。但我掌握了時間軸後,我對新竹公園的很多問題跟疑惑都迎刃而解,例如為何稱博愛街叫做「百年大道」、新竹遊園地為何門口跟新竹動物園長一樣、孔廟廣場是多晚才出現才使站牌名未稱「孔廟」等。
這研究真的是非常小的,新竹縣人應該都不會知道,恐怕住在香山的應該也不會常來這裡,因此這真的是從我的角度出發而寫的歷史,就如我妹所說「不常來的人根本都不會有感覺」,是的,要是沒有小時候一天到晚都來,而是只來過一兩次,對於新竹公園的變化根本就不會有多少感受,因此這研究可說是完完全全貼近於我,還有這附近的人的小歷史而已。但是對我來說,我對這塊土地有更深一層的了解了,也保存下來了這段歷史,希望此報告能為志同道合的人留下一份記錄!
參考文獻
王郭章,《圖說竹塹》,新竹市: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林建昌,《竹塹近代故事》,新竹市:竹市文化局,2012
賴志彰、魏德文、高傳棋,《竹塹古地圖調查研究》,新竹市:新竹市政府,2003
陳國川撰述,《臺灣地名辭書,卷十八,新竹市》,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張德南,《新竹區域社會研究》,新竹市:竹市文化局,2010
台灣百年歷史地圖,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hsinchu.aspx
〈新竹公園〉,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新竹公園
新竹公園,健行筆記,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trail&act=detail&id=1205
新竹公園,TravelKing旅遊王,https://www.travelking.com.tw/tourguide/scenery619.html
新竹公園 流洩的風城歷史,雜誌生活網,http://dgnet.com.tw/articleview.php?article_id=8254&issue_id=1667
陳國川,新竹市街的出現與發展,https://dcm.s3.hicloud.net.tw/e_upload/excel/object/2019-02-15/27545386-422c-449e-bdc9-a8eafca22cb2/15新竹市街的出現與發展(p367-390).pdf
新竹公園游泳池擬拆
議員促配套,自由時報電子報,https://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1034120
竹市府擬拆公園游泳池
國民黨議員有意見,自由時報電子報,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831704
20100905新竹市立動物園 @ 仙杜拉 :: 隨意窩 Xuite日誌,https://m.xuite.net/blog/sandulagirl/twblog/126238762
新竹市立動物園,台灣旅遊網,http://www.travel-book.com.tw/6/244/1593
新竹市立動物園,台灣旅圖,https://www.taiwantravelmap.com/taiwantravelmap/sightseeing_detail.aspx?id=409&cid=ttm
創園於民國25年,今年已邁入74歲,為全台現存最老的動物園--新竹市立動物園 @ 阿賓的旅遊札記
:: 痞客邦 ::,https://tungbin.pixnet.net/blog/post/259141325
〈新竹市立動物園〉,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新竹市立動物園
枕頭山上的八十年歲月:和城市一起長大的新竹動物園,窩窩|專注為動物發聲的獨立媒體,https://wuo-wuo.com/topics/forshow/65-zoo-song-joint-special-report/665-pillow-mountain-eight-long-years-and-the-city-grew-up-with-hsinchu-zoo
新竹市立動物園 « 地圖與遙測影像數位典藏計畫,中央研究院,http://gis.rchss.sinica.edu.tw/mapdap/?p=8492&lang=zh-tw
新竹市立動物園|親子景點。重生為仿森林狀態無籠環境 - 17jump旅遊攝,https://17jump.tw/hsinchuzoo/
〈新竹孔廟〉,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新竹孔廟
〈新竹公園湖畔料亭〉,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新竹公園湖畔料亭
〈新竹市立玻璃工藝博物館〉,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新竹市立玻璃工藝博物館
〈新竹觀測所〉,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新竹觀測所
新竹觀測所,新竹市地方知識庫寶藏,https://hccg.culture.tw/home/zh-tw/cultureheritage/293541
新竹市舊氣象站 @幸福的驛站 - nidBox親子盒子,https://moon258147.nidbox.com/diary/read/8089874
新竹公園 天鵝堡戶外景觀拆了,好房網News,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734674107714.html
建館沿革,新竹風城願景館,http://hall-vision.hct.tw/about2.php
竹市打造1916園區 拆無作用圍籬,自由時報電子報,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451497
新竹市立田徑場串聯市民廣場全新亮相
藍色跑道好吸睛,聯合新聞網,https://udn.com/news/story/7324/4867305
散文集,新竹之森,方格子,https://vocus.cc/article/5ee1ab0ffd89780001f74df6
承載新竹人的休閒娛樂空間 ── 新竹公園的誕生,http://140.112.105.19/workspace/culture_tmp/06-2-detail.html
[新竹市]新竹公園、新竹市立玻璃工藝博物館 樂活慢遊,http://www.top3.com.tw/Documents/Document.aspx?class=food_travel&DLID=4&DCID=477
元旦知性之旅!探索新竹公園古物、歷史建築 假日免費導覽4場次,市政新聞-新竹市政府,https://www.hccg.gov.tw/ch/home.jsp?id=30122&parentpath=0,16,30121&mcustomize=municipalnews_view.jsp&toolsflag=Y&dataserno=201912310001&t=MunicipalNews&mserno=201601300008
新竹公園再生工程開工
林智堅市長:實現夢想重要一步 為下個百年共同努力,市政新聞-新竹市政府,https://www.hccg.gov.tw/ch/home.jsp?id=48&parentpath=0,16&mcustomize=municipalnews_view.jsp&t=MunicipalNews&dataserno=201708090008&mserno=201601300308&toolsflag=Y
百年新竹公園再生跨域亮點工程 近期拆圍籬重現園林,自由時報電子報,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539902
新竹公園再生工程發包
百年大道、大階梯原貌重現,自由時報電子報,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106411
許明財:推動新竹公園、動物園等周邊環境再生,MyGoNews買購房地產新聞,https://www.mygonews.com/news/detail?news_id=110978
(註:本文是我大學歷史理論與史學方法的期末報告)
原(報)文(告)撰寫日期:2021年6月19~23、27~29日
6/30 13:28~13:42 7/31 16:06 8/2 18:37 24:43~49 8/9 15:27 8/14 23:58~24:50 8/20 16:16~21 8/23 25
:05~15 9/3 15:54
我也是住在附近,年齡應該和你相仿的人,這篇內容非常精采,謝謝你的用心整理,看的很過癮XDD (所以到底為什麼要叫學園商場站拉!
回覆刪除許明財任內,有提出要在千甲車站附近弄體育園區,體育館、體育場、棒球場、自行車場可能都會遷過去,還要蓋游泳池那些。可惜這個計劃最後也是說說的。
回覆刪除而青青草原在竹師遷校計劃終止後,曾被某任市長(我忘了是誰)說可以把新竹動物園遷到青青草原,這樣對動物比較好,可惜最後也是無疾而終。
要是這兩個計劃都有完成,新竹公園就會是一個超大的純公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