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五行之學在西漢末期開始受到學者歡迎,但其實這是源自於自秦以來便採用、東周諸子百家期間的說法,甚至可以回溯到商周的天命觀念,進而發現這一個觀念在中國歷史上是相當重要的,也就是政權的合法性是來自於五德終始說。因此不論是王莽還是漢光武帝都是以此為理由來合理化自己的政權取得-「篡位」跟「光復漢室」,使政權轉換有理,但試想一下就會發現如此西漢跟東漢的德行就會不同,這也難怪後世越來越少採用此說法當作朝代轉換的理論依據,其實甚至可以說這其實就是為了順應時代、讓篡位有理而開發出來的。
說到順應朝代,當時漢武帝以後的社會又陷入混亂,儒者多歌頌往昔三代的榮光,因此王莽改革遵循古法是符合當時代的潮流的,也就是所謂的「托古改制」,其實就是使用了西周的制度,希望可以一改亂象。但是朝令夕改是最大的問題,讓下層的執行官員無所適從,在當時政令無法立即傳達的時代,更可以看出這問題肯定會更嚴重。那麼為什麼王莽要一直改變政策呢?可能是因為發現這個做得不夠好,沒有辦法達到自己想要的成效,因此一直改變,但有沒有可能是自己想要的成效根本就無法達成呢?也就是自己的理念太過理想主義,現實社會根本無法達到,但是王莽只看到沒達到,沒看到為什麼沒達到,也沒發現問題的關鍵或許是自己追求的理想,所以最終就以失敗告終,錢穆說「完全是一種書生的政治」,也許就是指恢復古禮終究只是紙上談兵,離開書本到了現實基本上就不可行了。至於為何會被指稱為「暴君」,一來當然是歷史很重要的觀念「成者為王,敗者為寇」,贏的人當然要數落輸的人之不是,因此東漢能夠建立是奠基於新朝的滅亡,這就跟西漢時沒人說秦的好話是一樣的道理;再者,王莽改革推行制度成如此,人民生活一樣困苦,官員無法照做執行,這樣不就顯得王莽是一直在推行大家都不認可的政策,這不是暴君是什麼?從這種角度來解釋,或許就比較合理一些。
錢穆跟這位同學的報告內容都較偏向政治軍事史的部分,雖然這不是歷史的全部,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對歷史的發展相當重要,把東漢建立以寡擊眾的戰爭講解的很詳細,這是很好的,幫助我們了解平常學歷史不常深究的,但是單純敘述過程不夠,有一個重點是要講明白這場戰事的背景跟影響,我覺得這才是歷史連貫性重要之處,也就是這場戰爭在這歷史長河中的意義是什麼,雖然這樣就變得不是單純在敘述歷史,但賦予定位也是做歷史不可避免會出現的,所以沒什麼特別的戰爭,也難怪經常不被見於高中課本了。不過就算是名不見經傳的戰爭,也會深深地影響到民生。三國時期這位同學雖然沒有細講,不過有問了一個問題,我是認為如果已經知道北伐無法達到復興漢室的目的,還要大量地耗費人力物力,其實我會覺得那何必做呢。這讓我想到描寫台灣日治時期理番計畫的《樂土》一書,我看完了也是覺得,如果為了一個根本不會真正成功的目標去耗費大量成本,是不是根本就不符合效益?還是在做這些事情時,只管理念就好,不必去管犧牲的呢?那如果失敗了,豈不是到頭來只是一場空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