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8日

論性別對社會的影響

 這個社會性別的運作機制我認為只有在直接關連到生理的部分才合理,其他都只是社會文化加諸下的產物,而且這個生理是要有嚴謹的定義,不能又因為「大部分人是如此」就這樣合理化,而不注重個體差異了。例如男女誰力氣大、跑的快?我相信一定有男性力氣比女性小,為田徑好手的女性想必比很多男性都還跑的快,不是嗎?會認為男性應該要力氣大、跑的快,除了是因為大部分男性都如此外,也是隱含了「男性應該要如此」的性別期待,把搬重物跟體育好與男子陽剛氣概的結合,就不在意是不是真的可以或有必要如此。


傳統的社會就是將男女性分別畫分在公私領域,女性因為會懷孕的特性跟自然連結,而此連結又跟文化優於自然掛勾,結果導致男人代表了人創造出來的文化,女人只能從事家務勞動等在生產活動去輔佐男人。今日有改善成不因為性別限縮可能性,忽略了其身為人可以做的事情,女性不會因為有子宮就只能懷孕,甚至可以不要懷孕。事實上女性除了懷孕期間因生理限制目前無法脫鉤外,一旦將小孩生下來,就不一定要綁在女性身邊,反之,男性除了懷孕這點真的恕難分擔,剩下的養育等也是可以做的,除了懷孕外,基本上不論男女要投入家庭或是職場都不應該是有問題的,因此這套不合理的體制跟觀念不應該繼續存在。


那麼女性在這種過渡時期投入到公領域,應運而生的就是保障名額,以免大家按照傳統觀念,還是無法讓女性進入政治殿堂,得到發言機會。然而在公務人員考試跟諾貝爾獎等,並沒有女性保障名額,這樣才能達到「公平」,以諾獎來說,造成的結果是女性得獎者很少,這不就顯示要是沒保障,女性根本鬥不過男性?再者,因為女性懷孕需要產假,常常導致企業會有採用疑慮,因為男員工就沒有這種問題 (因此男員工要請育嬰假更會被刁難),這則是因為這套可以一直工作不能休息的體制是為男性量身打造的,所以沒有必要設計產假、育嬰假 (以前男性不必甚至不被鼓勵參與)、生理假等。此外女性在目前的社會機制下是屬於弱勢:因為特別容易被侵犯所以要保護、力量不足所以要保護,這算合理的差別待遇,或者是不是對女性的一種歧視-女性能力就是比較弱,才需要特別保護、保障?


說到這點,目前爭議性最大的部分便是運動賽事,也有人質疑連下棋都需要特分出女子組,才不會讓前幾名由男性獨佔,如果全世界表現最頂尖的都是男性,不就證明了男強女弱是不可否認的嗎。那麼這就要注意,為什麼我們要把運動表現好這種特性定義為是好或是唯一好的呢?最頂尖的女性表現不如男性,這有什麼好拿來說嘴的呢?女性表現好的地方,根本不會被人重視,因為這套體制是男性中心建構出來的。女性參與這些男性建構的的賽事,也就只能創造自己的第一名,不與男性競爭,這就是目前的現況。


科學研究方面,因為不管是生命科學、考古學或醫學,都有被社會傳統框架跟男性中心主義影響的痕跡,造成不中立客觀,雖然科學本來就是想要但很難追求到客觀,但如果沒有擺脫性別的機制,就更難達成。舉例說明,除了卵子跟精子的結合擬人完全移植了人類的性別互動模式;考古學起初也是以男主外女主內去假設當時人類生活,沒有想到女性有可能是擔負打獵的可能性;在不孕症治療時,也都優先「治療」女性的身體,因為婦科很多,但針對男性不孕症治療的醫學很少被研究,所以即使是男性精蟲少,也是女性要挨賀爾蒙治療的這種詭譎情況。因為科學界長期由男性把持,加上社會框架就是如此,因此科學研究是會被影響的,因此應該要留意到這一點,不要把這種成見混入研究而不自知,加上有越來越多女性科學家參與,就能加入女性觀點 (雖然說這樣又會把兩性切分成兩群體的意味,但女性應該會有不同於當前以男性為中心,以自身性別為出發點的思考)。


語言措辭上,很多新聞媒體都會試圖強調女駕駛,便是強化把車禍歸因在性別上面,加深大眾三寶就是女人、老人、老女人的印象;男護士、女醫生、女司機、女工程師等,就是因為現在社會趨向多元可能,所以出現了很多與傳統觀念上牴觸的性別角色,當老一輩的人聽到某些職業,都會直覺聯想到某一性別,這就是受到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所以在這過渡時期,不免地需要特別講出來。人跟人之間在對話,尤其日文,不知不覺都會強調出對方的性別,我個人是認為這似乎沒有必要,講出性別的目的是什麼?例如「對病患見死不救的醫生,算不上是男人」明明講人就好了,還要特別把這跟男子氣概掛勾。「那個女人回來啦」,不講她是女人又有何妨?此外還有他/她、英文界的Mr/Ms、很多種語言都有的帶有性別的名詞,不勝枚舉,但都可以總歸到一個觀念:男人=人,男女是不相同的兩種人,還有刻板印象是存在的。


以上種種都可以看出在各層面都受到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以及似乎不提性別社會就無法運作了。但男女就只是生理構造上有一部分不相同,但都是人,連染色體23對也有22對是一樣的,就只是這點差異,就能讓社會把男女區分,這就談到去性別的議題了,當然這是很好的理想,但這樣高度仰賴性別、把自然的生物繁衍跟社會的傳宗接代結合的世界,短期之內去性別化不太可能,因為男女被設想的終極目標就是結婚生子 (不用懷疑,女生小時候就有可能聽到「長大之後就要嫁人了」,男生可能會聽到「長大之後你要成為一家之主」之類的),奠基於此就會有一套男女的相處模式 (如追求、對待等),如果去性別,就會讓這一切崩解,所以現在可以先採行的方式是-尊重每一個人,盡量消除刻板印象,並盡可能不因性別預設一個人 (即使用刻板印象猜測不小機率會是正確的)。

(註:本文是我大學性別思考的期末考答題內容)


原(作)文(業)撰寫日期:2022年4月14日、6月5~7日


1/21 12:18 12/15 19:4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