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原歷史是做歷史的理想,希望能夠把歷史再現出來,無論以何種形式-文字、圖畫、影片、器物、場景等。但當然這也是相當困難的,因為史料相當稀少,也都東缺西漏,完全復原做不到,也不必要。那復原歷史是要做什麼呢?當然是要讓現代的人了解過去發生了什麼事情,或許也可從中學到些什麼,有人可能會說,不要給過去的人不存在、子虛烏有的事情,要給他們一個歷史上的公道,但其實仔細想想,有差嗎?這些人都死了,後世功名似乎也與他沒有什麼關係了,就算平反與否,一切都還是現代人定奪出來的-沒錯,這就是重點。
歷史是在講故事,應該是很多人對歷史的印象,把歷史擷取、整理成一套敘事是歷史學界長久以來展現成果的方式,也是我們學習歷史的主要媒介,從小到大基本上從歷史故事集到教科書,無一不是用敘事的方法讓我們了解歷史的,給一個起承轉合,事件的背景、過程、結果跟影響等,讓我們知道了各種歷史事件,或是講述朝代的興亡、國勢的發展等。
經常說文史不分家,如果歷史真的就像講故事,那豈不是跟文學創作很像?一個故事的創作通常都是用一個背景為架構,去描述一個事情,大部分都是虛構的,然後從中去傳達作者想要傳達的東西。如果歷史沒有要求到真,而是去把「能用」的部分不真實的歷史就會變成是在講故事,然後就是以歷史為背景講出一個來龍去脈,試圖傳達出某一些價值,即使內容不是全真的,但人們也會覺得,反正這似乎也沒差不是嗎?所以之前我課堂上介紹《樂土》時,老師說在研究上是不能把當作正式的資料是有道理的,即使他看起來相當真,也未做出評價,作者也應該是按照史料、史實去撰寫的,但他終究是故事,缺漏的地方也許是用想像來填補,這可能又有點像真的在敘述歷史,這當然還是相當複雜的問題。影視史學也是盡可能地去復刻當時的廠景跟過程,試圖讓現代人身歷其境、了解過去,雖然它也一樣是故事,卻經常被人當作是拿來對普羅大眾教育歷史的最佳素材(像我高中的歷史老師經常在課堂上用電影片段來呈現當時),因為畫面比起文字總是可以更讓人有親身經歷之感,而且過程通常都有歷史學者參與,盡力的去求真、符合史實,即便再現的過程就已經跟真實的歷史相去甚遠(演員是當代人、場景是根據史料搭建的)。
但其實歷史學家也可以做的是「分析」,就是歷史哲學在做的,找出規律性,這點就比較偏向科學了(不過其實求真貼近真實本身就已經在向科學看齊),整理出人類社會是否有一種規律存在,就能夠推測未來或是現在處於什麼情況、該怎麼做之類的。不管是何種形式,歷史其實有一部分的目的就是要和現在在做出對照,也就是要符合現在的關懷,因為史家都是身處於「現在」而去研究在此之前的「過去」發生的事情,那他們多少都會以現在為出發點。
我在一門課「人人都是史學家」中有學到克羅齊曾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因為都是奠基於當代的關懷去寫的,這句話當然還有很多種解釋,不過我就從我在那門課學到的解釋來談,這跟中國史學的轉變也許有關,從之前的傳統史學(考據之類)轉變成科學史/文明史/新史學之類的,也是因為現況環境改變了,人們的研究目標跟方式轉變了,所以才從不同面向下手,就好似錢穆的轉變,跟都跟大環境-二戰抗戰有關,在一個國家瀕臨滅亡,致力於保留下國史的情懷下,寫出的歷史肯定與太平盛世或西學傳入之時有所不同。而這在我們現在看來都是歷史,所以不管是撰寫者所在的歷史時空,跟他所寫出的歷史,都是歷史,而我們都必須將這些考慮進來的,才能理解歷史除了內容本身之外的內涵。
講述歷史這件事情只要有心大家都可以做,不一定要在學院中研究歷史,也可以是興趣,人人都是史家,這也是本門課最開頭所講的-私史的開端,可以從自己的家族、家鄉等地方著手,不過這也顯現出選擇這些題材的同時,就已經是從現代為出發點了。也許現在歷史教育略古詳今也是這樣來的,因為古代對於現代的影響力實在越來越小,似乎也跟現代世界的行程沒有關聯了,所以內容越講越少,反倒著重在近代史的部分,這也是以現代出發的觀點所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