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史上日治時期的相關建設一直都是爭論的要點,會有此爭辯的關鍵就是台灣的歸屬問題,如果以台灣原本就是中國一部分的史觀來看,那日本統治台灣的這50年就是被敵方竊據土地,所以他們在台灣的建設都會被塑造成是為了方便殖民,像公共衛生是為了他們不罹病,教育是要同化台灣人以好統治,廣布的鐵路是要掠奪資源等,即使這本來就是事實,但不管它的目的為何,實際上對現在的我們是有好處的,有了這些日本人留下的建設,台灣才可以從既有的基礎上快速發展,這點是清領時期做不到的(清領留給日治的遺產少之又少,鐵路也被日本人打掉重練),老師也說過日本人留下的重要遺產有衛生所、土地制度、戶口制度、警察制度,如果沒有,像在大陸,中華人民共和國花了30年才把這些東西建制完畢,他們已經因為極權而算有效率了,還需要弄這麼久,就能得知日本人雖然是為了統治便利,但這些建設、制度是真的有意義的。回到爭議的部分,那如果是支持台灣去中國化的,就有可能會大肆宣揚日本人對台灣的建設,而忽略做這些建設的理由本質還是剝削台灣人,說難聽一點就是「舔日」。但也有可能是被過度解讀,就是期初老師講的「台灣鐵道之父」頭銜,冠在長谷川瑾介頭上就被打成去中國化、文化台獨,但這只是奠基在劉銘傳並沒有成功建造出一個鐵路系統,所以選擇了長谷川瑾介。不過我爸說理工科的「○○之父」通常都是一翻兩瞪眼,確定是誰而無爭議,理由就是「是誰發現/發明的」,所以他會覺得劉銘傳才是鐵道之父。到底要以最早,還是最早的系統來論定,也許實在是牽涉政治太深(因為政治賦予了延伸的意涵),所以取折衷,並列寫出並不要冠上「之父」頭銜較為妥當、中立。所以台灣日治時期這一段實際存在的歷史,即為了統治方便進行很多有益於後世的建設制度這件事情,居然可以被現在的政治立場操弄到如此。
思考歷史中的科技對社會的影響,可以拿來當作借鑒,像是我有修過科技與社會,就知道發展科技時一定要考量對社會的影響,才能適時踩煞車;也可以檢視社會是如何帶動、左右科技的發展。為什麼要修科技與社會「史」,則是看在歷史的這段過程中,我們熟悉的技術物是如何與人類歷史相互影響,這比起去看現在正在發展的高科技,更容易讓人分析與理解。當然,我來修此門課就只是為了好玩,學歷史本身本來就可以是為了好玩,好奇為什麼社會會變成這樣,這些技術物是怎麼來的,背後的歷史因素是什麼,都相當有趣,這門課確實也帶給我了這些不為人知的歷史(指相對於中小學的歷史教育而言,技術史方面的事都一無所知)。像以前只知道,台灣裝設了全大清第一盞電燈,加上清領後期的許多建設,成為全中國最現代化的省分,但日本人來了之後才發現小巫見大巫。這種說法好像就是清的技術不如日本,也就是不夠文明。那麼,歷史為什麼要有評價?可以直接陳述事實就好。但遺憾的是學歷史的本身就一定有評價,因為要轉化成文字、要解釋時就會需要,這還會牽涉到寫作者本身的史觀,足以顯見歷史是高度政治化的領域。所以多了解這些過去,才可以弄清楚來龍去脈,不會被當權者左右,一味地去中國化或是反日,可以獨立思考台灣自己的歷史或科技與社會史。
(註:本文是我大學近代台灣科技與社會史的期中報告)
原(作)文(業)撰寫日期:2021年1月18日
1/18 10:22 11:2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