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氣候變遷不只對於生物多樣性有影響,也會減少語言和文化多樣性,原因在於海平面上升的氣候災難會使族群移動,導致語言同化、混合或消失。歷史上氣候影響人類活動也時有所聞,例如吳哥王朝 (Angkor)、斯里蘭卡 (Sri Lanka)、馬雅文明 (Maya)以及美國的Anasazi之發展都和水源管理有關,乾旱造成人口減少,進而導致文明衰微。亞述帝國 (Neo-Assyrian Empire)之所以會被新巴比倫
(Babylonian)打敗是因為乾旱造成地力無法維持人口,代表除了政治外,環境的因素對於人類發展也具有影響力。聖嬰 (El Niño)和反聖嬰 (La Niña)現象提升人類引發衝突的次數,事實上,溫度愈高愈容易引發衝突,敘利亞革命一部分就是因為乾旱而起。
此外,全球化也會造成語言的統一,造成少數語言逐漸凋零、滅絕。現在的問題是,全球性的氣候變遷和語言的濱危有直接關係嗎?氣候變遷帶來的溫度改變、疾病和外來種導致原本的生態環境被干擾,而高度依賴此環境的文化、語言和生活就會因此受到影響。尤其是島嶼和熱帶地區的文化。而且氣候變遷還會為人類產生一個新的階級:氣候難民。回到原始社群的部分,其種植、收割、打獵和其它活動皆奠基於生態日曆 (Ecological Calendars),因為這多仰賴植物的生長和動物族群的興衰,而氣候變遷打亂了生態時序,進而破壞了文化祭典。帕米爾山脈 (Pamiri)上使用的身體曆 (body calendar)就有如鳥類遷徙、動物冬眠、植物生長有一定規律,而氣候變遷打亂了這些規律。氣候變遷對海洋的影響包括海洋資源的減少 (因海溫上升)以及海平面上升,這對島嶼社群影響甚鉅,如吉里巴斯 (Kiribati)、馬紹爾群島 (Marshall
Islands)、吐瓦魯 (Tuvalu)都被淹沒大量國土,人民要遷移到何處也是難解的問題,再者,這種氣候難民 (environmental refugees)不單單是島嶼居民,隨著海平面持續上升,2050年時全球會出現。雖然氣候變遷是自然現象,歷史上也發生過幾次,但這次的是人為造成,而且速度過快,以前的自然變遷時間足夠語言、文化去逐漸適應。因此學者Lazrus稱需要移民代表適應失敗的說法是有問題的,這次不是適應失敗,而是無法適應。另外,Zahran發現氣候對居民造成的壓力會導致染色體端粒 (chromosomal telomeres)縮短,進而加速死亡,造成語言滅絕。我們應該教導原始社群如何面對氣候變遷,結合人類學、植物學、宗教,維護人類社群以及自然生態的多樣性。
至於語言絕種的原因何在?當使用該語言的人逐漸減少,語言就瀕臨滅絕,世界上已經有多種語言僅剩個位數老年人正在使用,這和今日孩童多學習英文有關,根據數據,以英文為官方語言的地區,少數語言滅絕的更快,透過傳播媒體更加速了此過程。全球將有90%語言滅絕,這種人類智慧的結晶和生物多樣性物種的消逝是同等重要的。因此保留文獻、推廣教育、應用至傳媒都是很好的做法。但有多少資源能夠投入,要拯救哪些語言都還是待解決的問題。
心得
把氣候變遷跟語言滅絕結合令我新奇又覺得很有道理,確實現在氣候變遷是大議題,造成影響的面向也很多元,但我沒有想到語言滅絕也會受到其影響。畢竟人就是生活在這個環境裡,或多或少都會受到環境的影響,而變遷就會造成衝擊,更諷刺的是,這次變遷是人類自己一手造成的。很多原始社群一切生活皆奠基於自然,面臨氣候變遷,長期仰賴的生態規律也被破壞,間接危害他們的生活、文化、語言,沒想到一個氣候變遷對他們影響這麼多。我以前就有看過有關語言滅絕的資料,當時就想一個語言越來越少人使用,直到最後一個使用者去世後就完全消失了,這是一件多麼震撼的事情,但也是百般無奈。因為這牽涉到當代全球化的問題,如果全球的語言統一,就可以更方便各地的人交流,在此潮流下,少數語言不受重視是可以預見的。然而任何一種語言都是很珍貴的,是當地人民交流的模式,應當被妥善保留,惟現實的是,如果這個語言不好用,就沒人想使用了。例如台灣的閩南語和客語,以及各種原住民語,現在小孩多用中文溝通居多,如果我們長大而現在的中老年人逐漸去世,後果不堪設想,但問題就是用少數語言溝通不便而且似乎沒有用,所以才會逐漸被拋棄。幸好文中提及的語言殺手傳播媒體,台灣已經開設客語和台語電視台,正利用此管道保留住這些語言。回到氣候變遷的問題,隨著極端氣候和海平面上升,現在產生了許多氣候難民,如果他們遷移成功,勢必產生原本語言和新居地語言的衝突等。至於保留的問題,留下以前的文獻就算保留嗎?沒有文字的語言要怎麼保留住聲音?改用拼音留下的還是原本的語言嗎?如果一種語言沒人使用但有留下發音、用語等資料算是滅絕了嗎?但又會有多少人願意用說的留住這些語言?果真一切皆根於少數語言不受重視之緣故,我還是覺得語言要說、使用才有價值、才算被成功保留,如果在學英文、第二外語的同時,也學學自己的母語,就可以為古老的語言傳續盡一份心力,只要還有人在使用,語言就不會滅絕。
(註:本文是我大學台灣啟航:跨領域解讀-語言學單元的預習作業)
參考文本:
〈Climate change and its consequences for cultural and language endangerment〉,Christopher P. Dunn著,The Oxford Handbook of Endangered Languages. K. Rehg and L. Campbell, eds. In press (2017)
〈The world's languages in crisis 〉,Michael Kraus著,LANGUAGE, VOLUME 68, NUMBER 1 (1992)
原(作)文(業)撰寫日期:2019年11月28、29、12月3日
1/18 22:4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