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31日

北校門改造 第二期人行道工程 公車站遷移

 10/7更新

公車站移動到國道客運「下客站」正對面,出校門左手邊,詳文末

----

[本文同步發布至Dacrd清大板、FB清交陽交流版]

昨天很高興從3/3封閉至今的第一期人行道開放了 (不是早就完工了嗎...)

「youbike也回來了」(2.0於10/18才啟用,未同時啟用)




2022年10月29日

新竹國小站通學步道完工自毀公車亭

新竹國小臨南大路、興學街有歷經通學步道重建計畫,人行道全都打掉重蓋。人行道上本來有一個公車亭,也在第二階段工程受到波及



清大南大校區不少人用來下車的新竹國小站,下車是比較還好,但總還是有人要在這一站上車往青草湖、寶山方向吧?

施工時把公車亭撤走,改成臨時站
「111年5月9日至111年7月8日市區公車72、73、83路、公路客運5602、5603、5604配合工程施工,本市「新竹國小站」請改至新竹市南大路463號對面搭乘」

我當時是以為暫時先搬走,完工後會插回去 (例如說馬偕醫院地下停車場,就把公車亭置於一旁;清大北校門也是說會打造一個非罐頭公車亭)

2022年10月22日

很謎抑或曇花一現的清大診所專車

2020年12月,我搭乘世博3號公車時,看到一些站牌上面被貼了路線圖,感到很奇怪

近看才知道居然是有剛開的清大診所有開辦路線
(本來是給馬偕醫院經營,換成榮總經營後,就跟榮總醫院一樣有開辦路線(今日已經停駛)


官方路線圖檔

https://www.vac.gov.tw/Public/Images/202011/446201127100614a0f.jpg


2022年10月17日

生殖科技法律與女性自主

 關鍵詞:人工生殖法、生育權、不生育權、不孕症、墮胎、代理孕母


一、前言與動機

身為性別學程的學生,我的核心關懷在於女性的處境與地位,因此想要了解人工生殖法以及其他生殖科技對於女性自主生育權與不生育權的影響,同時也是關連到老師所提的生殖科技對性別平等的影響是為何壓迫或解放。因此本研究使用文獻分析法,閱讀文章並歸納出各項層面,整理並探討出與女性自主的關係。首先由我的專業知識背景開始,將探討女性主義部分流派是如何看待人工生殖技術,再從不生育權下手,探討生殖科技對女性不生育權的壓力,這同時也是本門課程前半段的內容,內容分為墮胎自主及不孕症,皆為女性在有了人工生殖技術下,對自己決定中止懷孕跟要不要懷孕都有了影響;接著則是在有了生殖科技之下,法律卻沒有保障生育權的部分,將分別從單身女性、女同性戀、無健康子宮者來分述,由於最後一項會需要的代理孕母的幫助,會一併加入討論,畢竟可否使用代理孕母來實踐生育權,以及女性是否憑藉自己意志擔任代理孕母,目前也是被人工生殖法所排除的。最後用生殖科技未來繁衍後代發展到極致的可能來探討對於性別運作上有什麼影響作結。


二、人工生殖技術與女性主義

激進自由派認為生殖是壓迫的根源,因此在可行的情況下,婦女應該用人工代替自然的生殖方式,只要女性不用再參與生殖活動,時間跟精力就能留給職業;激進文化派則認為女性擁有生育能力是一種恩賜,女性的唯一武器就是男性沒有的子宮,要是讓給機器代勞,女性就沒有能與男性抗衡的籌碼,而且這種生育技術反倒有可能被男性把持,導致原本是具有子宮的女性擁有「生產工具」,結果連男性都具有了。激進女性主義受人批評之處這種論述過於本質論,認為男性都對女性壓迫,女性都很無辜,且把不同文化的現象混為一談,都認為是男性的壓迫,卻沒注意到有些女性其實也都接受並認可,甚至是年長女性要求年幼女性。因此此主義主要專注在白人、中產階級和上層階級,生殖技術就是很好的例子,沒有這些背景的人根本無法觸及這些技術物。生殖科技常被女性主義視為一種突破,因為就有機會使目前的性別框架改變,畢竟各種生物-包含人類-常被認為生命的目標就是要繁衍後代,也因此這也是性別關係中最難以改變之處。可是人工生殖技術真的能夠改變目前女性的處境嗎?是能提升,還是更被壓迫呢?這其中當然也有差異性,畢竟不是所有女性都是一樣的。

2022年10月12日

論未來城市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i6r3hZe5Tg

雖然之前上課介紹的智慧城市不等於未來城市,但確實也是它的一部分,這部影片更讓我知道了未來,或是說我們的未來,城市可以發展成怎麼樣的面貌。新加坡感覺就是很好的例子,先前智慧城市也是以新加坡為例,害我一開始還適應不過來,想說這跟智慧有關係嗎。總而言之,未來城市最首要要解決的問題就是人口膨脹,因為現在即使少子化(以台灣來說),都市仍舊是人口移入區,這點在開發中國家更為嚴重,因為鄉村生活不下去,只好到都市找尋機會,所以貧民窟是很嚴重的,不過新加坡整個國家就是一座城市,那又是另一回事了,反正新加坡也有貧民窟的問題,或是現行狀態無法再容納更多的人口,所以HDB新建有設計感、現代感的大樓,不僅創造出更多空間,也提升生活品質,這點其實跟都更有點像,例如新竹的舊城區跟關埔重劃區觀感上就相差不少,能住的人口數也差很多。不過我還是覺得舊城區如果就這樣被都更而消失好像也有點可惜,有種歷史不見的感覺,畢竟有很多古蹟藏在新竹市中心之中,可能我比較念舊吧,不過還好市長林智堅有推行電纜地下化,讓視覺空間變開闊,至少不會這麼雜亂無章,這點影片也有提到,把很多東西都改成使用地下管線,不會與地面爭道,台北錯綜複雜地下街應該就是很典型例子,居然可以想到把這麼多東西搬到地底下,就某方面來說人類也真的是很會擴張自己的領地。

2022年10月9日

《砂糖的世界史》讀後感加少許書評

 在聽到巧克力那一週時,我身為愛吃甜的「螞蟻人」,就決定要做這項我最感興趣的商品,而且從我的角度來說這商品是對於我影響最大的,能夠讓我有這般味蕾上的享受,就應該多了解它的過去,當時老師課堂上介紹了一些巧克力跟砂糖的書籍,在圖書館找尋藏書的過程中,最容易取得的便是本書,加上糖對於世界的全面性影響應該遠大於巧克力 (可可),所以我選擇了這本書。作者試圖從砂糖這項商品去看世界史,身為世界商品 (staple),其連結世界歷史發展的脈動是相當緊密的,「看到各地人類生活的具體形象」以及「一眼看透世界性的串聯」,了解過去人的生活和通盤性瞭解全球歷史的關聯,對於學歷史是很重要的(頁178)。從甘蔗砂糖出現在人類歷史開始,一直講述到現代,這期間影響了人類社會與世界發展的樣態,以及社會觀念跟技術對於砂糖的應用層面與影響。


除了糖以外,蜂蜜、甜茶、楓糖等也都是甜味的來源,但是當甘蔗製成的砂糖被大量使用後,其他甜味皆退處於輔佐的角色,可是為什麼突然會擁有這麼多砂糖呢?作者先從「歐洲的砂糖是從哪裡來的」這一提問開始,帶領讀者進入甘蔗的原產地-加勒比海地區,當然這是以現在的角度來看,確實在熱帶地區多少都有甘蔗,具體原生處不明,但加勒比海會成為甘蔗重要產地是歐洲人在當地培植,建造種植園,這是人為操作的結果,跟茶、香料一樣卻又不同的地方是,一樣都是大交換下的產物,取得了地處溫帶的歐洲沒有的植物,但不同的地方是,歐洲人有辦法大量種植甘蔗,將加勒比海諸島改造成專門單一耕作甘蔗的場地。而糖的歷史脈絡下,一直都是被視為貴重品,在阿拉伯地區因為其可以治百病 (多是肇因於營養不良,因此高熱量/醣類的砂糖就能迎刃而解),而被視為藥品,在中世紀還為神學家背書,大量食用並沒有道德上的墮落問題,因此被有錢人放心地購買使用,加上當時從東方傳入的茶葉也是相當昂貴,都是上流階層才能負擔的起,因此飲用它們可以彰顯自身的身分地位,是一種權貴的象徵,此外,茶裡面加入砂糖,其實象徵的就是來自東方的茶跟來自美洲的砂糖都匯集到了「世界中心」英國。咖啡一樣是國外來的稀有物,因此咖啡館就成為上層階級聚會交流的場所,還有不少組織發基於此,但後來就逐漸沒落,加上一般家庭沖泡茶比咖啡容易,今日的英國則以茶著稱。後來隨著產量提升價格下降,甚至出現了英國勞工的午茶時間,當然改變英國生活這麼大的偉大商品事實上是由奴隸貿易所支撐得來的,即所謂「有砂糖的地方就有奴隸」,這跟後來穀物革命、廉價早餐也有所關連。後來因為奴隸已經漸漸不被認為該存在,加上機械採收是可行的,以及溫帶地區發現可以栽種甜菜提取砂糖,甘蔗糖已經失去獨占世界的地位,另外,砂糖已經被證實多食有害,會導致糖尿病、肥胖等疾病,人工合成低熱量的代糖應運而生,但砂糖對人類社會的歷史發展依然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