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4日

論歷史如實直書

 如實直書一直是我認為的歷史,認為這有什麼難的?例如說像我有在編輯維基百科,先前才剛撰寫完了陽明交大的合校歷程部分,因為我都是去查詢合校過程中的新聞或公告等重要事件,再按照日期去寫發生了什麼事情,就是大事記年表那一種的,那年表本身沒有什麼含義,但我都覺得這也是做歷史的一種,那如果歷史書寫是這樣子的話,不就達到了如實直書嗎?


只是即使書寫當下沒有摻入個人主觀,在選擇時就已經不客觀,像是新聞看似如實直書的表現(只是他呈現的是現在的時事而非過去的歷史,不過道理是一樣的),但在取材、選擇什麼東西來報導時就已經有主觀的成分在裡面了。因此做歷史也是一樣,在選擇要寫什麼時期時就已經有主觀選擇,就更別說要挑選那些事件來寫,光是這樣就能夠讓描述這個事件不客觀了。


上大學以前我一直都是認為學習歷史就是學習真實,知道過去發生的事情,以及現在是怎麼來的,因為以前不知道還有史觀會有差異,像是不同族群政權立場會影響說法。以播遷來台為例,用播遷這個詞就是以中華民國為中心的論述,但如果是用台灣為主體的視角來看,這就是一個政權的更替,因此在我國小只有學台灣史的課本中看到的是「日治時期」跟「中華民國時期」,而不知道中華民國這一政權在統治台灣之前到底在哪裡,以及為何會整個政府都搬來台灣,而非清領、日治的那種模式,但如果是以「中華民國」為核心,自然而然就會知道1949年以前都是在大陸,後來才轉移到台灣發展的,這也顯現出我們的這種編排方式會讓台灣跟中華民國間抽離,變成只是一個治台時期而已。說到日治時期,日據跟日治也是歷史觀點上爭論的焦點,以我所學而言,都是使用較中性的「日治」,因為這50年就是台灣交由日本統治的時期,如果持更正面的態度,甚至可以說是日本「治理」台灣的時期,因為日本確實對台灣現代化有不少貢獻,也留下不少遺產(如衛生所、土地制度、戶口制度、警察制度),但也不能忽略其將台灣視為殖民地而壓迫台灣人民的情形,惟此無法構成講「日據」的理由,日據還有更深一層的意涵是「台灣原本就是屬於中國,而日本是在這50年竊據台灣的」,使用這種論述就會認為中國都是同一整體,即使朝代遞嬗也都還是中國(這又是另外一個議題),因此台灣也是在脫離日本竊據後回歸中國、被「光復」,但事實上當初日本取得台灣是有依照國際法程序的,用竊據一詞就是用華夏本位主義套用在台灣的體現。不過日本放棄台灣主權這點反倒又是另外一個議題了,當前有些學者認為根據當時的條約並未明指台灣主權歸屬,因此有了台灣地位未定論,但這在課本基本上是不會看到的,因為這要會使學子質疑自己國家統治自己土地的正當性,一個政府怎麼可能會接受這種事情發生?所以就選擇不讓大家知道還有這種說法,到現在史觀比較多元我才發現原來中華民國在1945年接管台灣並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而中國史上金朝南宋南北對立的時期,以中國的「正統」觀念來看,南宋當然是繼承於北宋的正統漢人政權,金只是「入侵」中原的「外族」,雖然現在的課本已經會逐漸放寬到宋/金/遼/西夏時期,但還是可以嗅到以宋為主的味道,更神奇的是,西方在研究中國歷史時,反倒會傾向把金當作是當時的中國正式朝代,南宋只是在南方一角的政權,足以顯見史觀的多元性如何影響我們對那時期的認知。最後我想要提釣魚台,我國曾有爆發過保釣運動,我在歷史課本中學到時也都相當苟同,認為釣魚台就是我們的,應當要伸張主權,但我後來上大學閱讀了研究琉球群島民的文本才發現他們的想法是那就只是「生活圈」的一部分,不管主權是日本還是中華民國,都只是政治下的產物和主權劃分的結果,這時我才沒有認為那「本來就是我們的」的這種想法,可以看見歷史學習影響我的思維甚鉅。


因此歷史是很容易受到史觀影響而改變呈現方式的,教科書的撰寫尤其明顯,雖然是在描述一個事實,但只要從不同的觀點跟詮釋方式,就有可能對受教者產生完全不同的認知,例如1949年後真的有一個政權「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始統治了中國大陸地區,而中華民國憲法法定疆域仍為秋海棠,因此台灣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是讓國民受教育為:中華民國國土總共就有這麼大,但目前大陸地區是淪陷區,被「共匪」控制著,這樣敘述也符合現實,但就是會對中共政權有負面觀感,而且忽略他們統治的正當性,這也可以歸結到為史是為了服務政治這一點。

(註:本文是我大學歷史理論與史學方法的作業)
原(作)文(業)撰寫日期:2021年6月19日


4/21 16:37 11/17 21:4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