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2日

新竹轉運站周圍公車動線變更

(2022/5/23更新:

號外號外 5/18 12:00起 一切動線恢復為11/24 12:00前的模式

原定完工日期2/10延3/15延4/30延5/16延5/18

一延再延欸 超扯的
市區公車司機面對乘客都表示無奈

----

[此文同步發布FB清交交流版、Dacrd清大板、PTT新竹板]


有在新竹車站後站搭公車的大家注意囉!


新竹轉運站公車專用道進行鋪面改善工程,11/24起封閉,完工時間不確定,影響範圍涵

蓋至公車動線

國道客運們改成由東南街1巷進出轉運站,所以我猜這段時間不會有排排站的客運停一排

在路邊,一律都開進轉運站到站下客,發車位置不影響

市區公車 (71、72、73、83)皆停繞、不進轉運站,「警察宿舍-後站」、「警察宿舍-學

園商場」直接變成上下站關係,務必提前/延後下車


新竹市交通處:https://reurl.cc/Q6k9r5


新竹客運(市區公車代表):http://www.hcbus.com.tw/big5/news_in.asp?id=525&page=


國光客運(國道客運代表):http://www.kingbus.com.tw/newsContent.php?pid=2109
(三度延期公告:http://www.kingbus.com.tw/newsContent.php?pid=2254

2021年11月30日

論失智症

失智症是目前中老年人面對的恐怖疾病,也是台灣面對的重大社會議題。失智症之所以不同於正常老化,是因為正常老化的腦細胞死亡是一種自然的機能衰退,然而失智症的腦細胞是發生了病變,例如血管阻塞或是澱粉沉澱等原因。另外還有一點,就是正常老化的失憶最終應該還是會在某個時刻突然想起,因為那個記憶本身沒有消失,只是比較難找;然而失智症是因為海馬迴受損,在記憶當下之時已經有障礙,所以才會怎麼想都想不起來,因為負責保管新資訊的海馬迴已經失去功能,故這是連記都沒有記下來。舉個例子來說,如果自己吃掉了一塊蛋糕,然後過了不久突然想吃蛋糕,去看冰箱發現沒有,就會想起來是自己已經吃了,這就是一般的健忘,我們年輕人有時也可能會發生,但因為終究有想起,所以不是失智;可是失智症是自己會完全摸不著頭緒蛋糕怎麼會憑空消失,一點自己吃掉的印象都沒有。失智症會忘記幾乎全部的短期記憶(或是說,根本記不下來),所以只有可能留存長期記憶而已(因為是留存在大腦皮質區,因此不會受到太大影響),因此有可能會認不得自己現在的住所,因為病患只記得小時候或年輕時候的家,因此覺得自己所處的環境很陌生,或是無法獨力從戶外回到現在的家中,但是老化總不會連這都辦不到。

2021年11月9日

生命經驗對於我對兩岸關係的理解之塑造

我從小學就對兩岸關係很有興趣,會這樣是因為在更小的時候,我看我國出版的地圖,都會把金門馬祖跟對岸的中國大陸用國界線隔開,所以我一直都認為對面的那個中國大陸跟我們是兩個國家,而實際上確實也是如此啦。然後我以為中國大陸、或稱中國,的正式國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而台灣則是中華民國的俗名,我當時根本不知道這還有牽扯到這麼複雜的歷史因素。後來我在一個討論區裡面看到兩岸人民在吵架,其中有看到有台灣人說「台灣沒有任何一天被中國統治過」,我當時就覺得很奇怪,清領時期的時候大清帝國不就有統治我們台灣了?長大才知道他指的中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上這些都是讓我開啟對兩岸好奇的開端,而我快上國中時開始編輯維基百科,維基百科對於兩岸的基本方針是承認當前真實狀況,是兩個分裂分治的政治實體,所以就更讓我體認到一邊一國這回事。當時也常看youtube,結果就看到一個頻道是「老外看中國老外看台灣」,這是郝毅博主持的,是新唐人的頻道,我從他那邊知道了很多兩岸有關的消息,包括反分裂國家法,還有共產黨很爛、會活摘器官,現在我當然知道新唐人立場有點偏頗,畢竟他們法輪功在中國被禁、被迫害。加上家裡都說大陸貨很爛,很多山寨盜版等,讓我對中國的既定印象就是很糟、很可怕而且想要侵略我們的國家。

說到這個就應該要來講講家裡的背景,家裡爸爸那一邊很綠,會說陳水扁貪汙是被陷害的,然後我媽是政治冷感,所以我從小都一直以為國民黨很爛,因為爸爸投票都說要投民進黨,不過後來長大了我就開始支持選人不選黨,所以現在沒有特定立場,但對於政黨的兩岸政策,我是比較支持民進黨的。因為我始終都不覺得兩岸是同一個國家,所以國民黨以及憲法所稱的同屬一國我都不太能理解,說到這個就要提「大陸」這個說法,小時候我不理解為何要叫做中國大陸,或直接簡稱大陸,我想說不是會跟大陸棚搞混嗎,大陸棚又不是只有中國沿海有,全世界的大陸幾乎都有大陸棚呀,現在才知道這原來是同屬一國的框架下,大陸地區的稱法。現在我我會時常留意兩岸關係,主要都是關心、害怕對岸是否打過來,我怕發生戰爭這一切正常的生活都毀了,所以想來修這門課也是想更透徹的了解兩岸關係,也確實有所成效,更有系統知道了中國各領導人的對台方針,就比較能推測未來會不會武統台灣。


 (註:本文是我大學兩岸關係與政策發展的自我介紹逐字稿)

原(自)文(介)撰寫日期:2020年11月9日

2021年10月29日

民主使用的時機及其優劣

一、前言
我一直都是把民主視為一個很好的制度,也都不認為有什麼不妥之處。世界主流要貌似將其奉為圭臬,只要邁向民主化就是「好」的發展。然而之後我卻不時有聽聞民主的缺點,獨裁也不是沒有優點,「民主不是最好的制度,但已經是目前人類發展出的制度中比較好的」一句話已經耳熟能詳,這會讓我想要去分析民主的好處和壞處,或許可以找出折衷之道。另一方面,在這門課剛開始時,老師問我們「清大的防疫政策有經過我們參與而制定嗎?」,才讓我警覺到有些事情我們確實是受人擺布、支配。以及另一外門課「科技與社會」中有提到,核電廠中央集權式的管理,其實背後的意涵和民主相違背,這不禁令我好奇,這是否顯示不是什麼事情都需要民主?有時候交由權威來決定一切是在所難免的?民主的使用時機究竟是什麼呢?民主的缺點是造成它在某些時機不適合被使用的原因嗎?

二、民主的好處與壞處
任何事物都是雙面刃,基本上很難找到盡善盡美的,當然,民主也不例外。不過好壞這種東西牽涉到主觀的價值判斷,我也不太能夠,也沒有能力憑自己一人的認定其的好處與壞處,因此我將透過專業人士的著作來檢視所謂的好壞,理論上他們的看法應該較為可信且客觀。

2021年10月20日

陽明交大新竹交大校區新公車站牌

 今年2021年2月陽明跟交大正式合校,但直到7月才開始對公車站牌做出改動 (原本以為2路公車LED行先馬上就會改成火車站-陽明交大,還拍了不少保存,結果到現在也沒動作XD 反而是站牌先)

有可能是要等新生入學才逐步更新。合併以來交大的痕跡逐漸消失,可能是為了不讓新生看到過去存在的遺留吧,所以我除了展示新的發現以外,也把以前拍到的放上來留做紀念


交大博愛校區 

我首先發現的是交大博愛校區,因為就在我家附近偶而會經過,沒想到過了一個疫情站牌就變這樣,居然也改名了, 變得字好多(誤)

▼拍攝日期:2021年7月6日,靠東園國小

2021年10月16日

相對論與速度的意義

相對論,因為這也是和宇宙很有關係,所以我小時候看書也已經知道了,但是我看不懂!我一直都還是不明白,時間是相對的這到底是什麼意思,還有車內車外的觀察者看到的情形會不一樣,我還是不知道是怎麼造成的,所以我想老師即使講得再簡單,我的腦沒有辦法理解、想像出來的概念終究是無法理解。在等速向左的車外看到右邊的門先開,這沒問題,因為光從車子中間跑到右方的門需要跑比到左方門還長的距離,所以會比較晚開很合理;但是在車內的人卻會看到兩個門同時開啟,因為人沒有辦法分辨出自己是靜止的還是處於等速運動,所以當人在等速運動的車廂中,會看到跟靜止時一樣的景象,可是這到底是怎麼辦到的?人沒有辦法分辨出自己是靜止的還是處於等速運動,這很好理解,像是小時候就聽過的球往上丟依舊會回到自己的手,所以不管靜止火或前進結果都一樣 (即使這個當初應該是用來解釋慣性的),雖然當時聽也是不敢置信,但我實作後才發現這是真的,可是怎麼套用到這裡就不好理解了?光追鏡子的就更讓人難以想像了,外人看一個正在以光速運動的人照鏡子,他的鏡子因為光追不上無法成像,可是他本人自己看又一定會有成像,所以他的瞬間是外人的永遠?完全不能理解??
對於速度的本質又產生了質疑,我相當驚訝的是原來「速度」也是相對而言的,所以要問出「現在速度多少」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其實這也沒有那麼難想像,比方說你站在地板上,所以你看起來速度為0,這也沒錯,因為你和地板間相對起來速度真的為0,可是如果是跟太陽比就不一樣了,因為你所站的地板 (地球)是繞著太陽轉的,所以和太陽之間相對而言你有在動。這樣想就很容易,可是如果說太空船在宇宙中行進的速度,只要在沒有基準的情況下,居然就說不出來,這點真的讓我很驚訝,也覺得很可怕,因為我們創造出來的這套速度系統,其實都是相對於地球才產生的,所以只要離開地球,基本上速度就不確定且沒用了。但幸好,加速度是真的,這點就讓我稍微安心一點。
其實我覺得這門課不像一般的理科課程只是一味地傳授知識而已,一方面是物理學的進步、我們學得更深入本來就會對之前所學比較簡單的概念提出質疑,畢竟以前所學的都是「夠用就好」的較簡易、直觀的版本。另外老師還會丟出疑問讓我們質疑,反思自己之前所學的真有這麼單純嗎?像是沒「質量的光怎麼會被黑洞吸入呢?」、「摩擦力和接觸面積無關嗎?」等,所以這門課看似是很簡單(給社會組)的物理入門課程,但其中也不乏深入探討一些物理學的本質,對於探源、質疑這點,感覺跟人社的課程其實很類似呢!


 (註:本文是我大學從日常到科幻的有趣物理學的作業)
原(作)文(業)撰寫日期:2020年6月16日

6/16 14:46

2021年9月26日

清華大學擴張史

 我對清大的擴張史也很有興趣,最初是從「台灣啟航」聽王俊秀老師所講而初步得知清大有兩個區塊,山下這塊是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用地,而山上則是墳墓的雞蛋面一帶。後來在「世界古文明」邱鴻霖老師又跟我們說他自己的親身經歷,因為他是考古學者,因此在開發後山時也有參與挖掘墳墓的行動,這邊的形狀是風水寶地,因此吸引了很多人作為安息之地,從清代到日治乃至於民國,後來台積館的原址就蓋了火化場,而廢水就透過今大草皮上的那條溝渠流入弈園的池塘,「雖然聽起來有點毛毛的,但這就是我們這邊的歷史」,聽完之後我就相當的有興趣,並把知道的這些放在心裡,看看有沒有機會來深入了解、研究。我一點都不在意自己得知自己是在墳墓上唸書的事情,更大的是對這塊土地歷史的好奇。我在修習「全球暖化與環境變遷」時,原科院的鍾堅老師也時常給我們看清大的老照片,講述清大歷史,看起來感覺八竿子打不著邊,結果在下一週的校史演講就有提到他有參與校史,難怪會把這些納入課堂。感覺我一再地遇到清大的歷史,看來不去了解實在太對不起自己了。


為什麼清大可以不斷開發墳墓區呢?我小時候看地圖,清大最南邊就到人社院而已,後面一大片都是新竹市第一公墓,可是到現在,台積館、育成中心都蓋在上面,未來還要蓋教育學院跟藝術學院大樓,甚至要開發僅存的公墓區-南校區二期,為什麼清大可以這樣一直開發公墓呢?那些墳墓會去哪裡?墳墓主人不會生氣嗎,這裡可是金元寶、風水寶地耶?我也把這這個帶到課堂上問了,老師給的回覆相當完備,除了為什麼清大可以取得墳墓當作校地這是政策層面的問題老師不清楚外,當時的面臨的事件跟祭拜等都講述的很詳細,獲益良多,從老師這裡得到了過去親身經歷的歷史。我對地理空間類較有興趣,對人社院的組織機構史等反而不太感興趣,雖然得知從紅樓搬到現址這點讓我感覺蠻新鮮的,但我的目光還是放在老師順便提的清大擴張史,畢竟人社院的現址也是其中之一。以下就我目前的認知來陳述:

2021年9月22日

論代議制/間接民主

代議制直觀看來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制度,因為直接民主在實務上不易實現,所以就推派幾位代表(n.)代表(v.)著部份人的意見進入政府發聲,看起來並沒有什麼問題呀?但就如之前所述,選舉制度會影響到會有多大程度的民意被代表,有些制度甚至沒有辦法充分代表民意,這是否表示,沒有方法可以讓直接民主的代表程度在沒有減損之下轉換成間接民主?就像是盧梭所說,公共意志是一體的,沒有辦法被分割出幾個代表就能夠彰顯。
直接民主好是在每個公民都能表達自己的意見,雖然說在假設代議士能夠反映民意的情況下,選出代議士也算是表達自己的意見,但因為代議士是用多數決選出的,所以少部分人的意見在這一波就先被淘汰了。剛剛還沒提到代議士還有可能無法反映民意,那這樣人民的意見豈不是沒有辦法進入政治了嗎?難怪曾經有人說人民只有在選舉的時候是民主的,也不是沒有道理。
公民投票便是直接民主的產物,因為我們不可能所有的議題、政策和法案都透過這種方法,因為太不切實際了,我們又不是整天都可以有空在處理這些事,所以應該只有部分較重大的議案是沒有辦法只由代議士決定,而交由全民共同決定。可是這又牽涉到多數決的問題,事實上,人民並不是都能夠有足夠素養使用理性來做出對公共利益最好的決定,常流於自己的喜好和支持的群體,這在台灣又經常形成派系 (例如說藍綠爭鬥、年齡價值觀差異),這不就代表是誰的拳頭比較大顆誰就比較大聲、能夠決定一切?因為多數決就是少數服從多數,只要有大部分的人民支持,就會以他們為主,那麼,少數的那一群該怎麼辦?我當然也知道,不可能所有意見通通都採納,如果只能選一個,就選傷害比較少人的 (也就是比較多人支持的),也就只能這樣了。這也難怪近來會推動共識決,也就是審議式民主,讓不同意見找出一個各方都能接受的共識,讓大家都稍微犧牲一點點,比起只讓拳頭大的得勝,比較公平。不過也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這樣子,或許在政策或議題上可以這樣,但在選舉人的時候就不能使用此途徑。而且這又回到一件事,就是不是每個人都這麼閒有空或是擁有能力做這些事,所以這種時候代議士們在議會開會就是代表著不同人民意見逐步討論的 (即使最終決策還是多數決)。

2021年9月15日

為何要考古?為何要了解古代文明?

考古學是親自去挖掘古代遺址的學問,透過開挖以前人類留下的產物,可以看到建築遺跡、器物、骨骸等,這些在好幾年前於這片土地活動的種種,都被土壤埋藏在地底下,盡可能地保存了當時的景象。我們現在所知道的一切過去,也不外乎都是來自於古代遺跡和文獻,而有文獻的時間又短得多,別忘了綜觀人類歷史,只有1%是歷史時代 (有文字記載的時代),因此,考古知道的事情又更多了。而且歷史重敘事,就像是說故事一般,這會受限於只要這件事情沒有故事性,或無法放進這個敘事脈絡中,就不會被提及,不然我們現在使用的歷史教科書有涵蓋到所有事件嗎?我們不知道、無法從課本上學來的事情多的是;難道不好奇,這世界上這麼繁雜的種種事情,歷史課本怎麼有辦法敘述的這麼有條理,這就是有經過挑選而成的。考古則是將當時的文化都調查清楚,像是服裝、飲食這種無法被歷史編入故事中的內容也是調查的範疇。

我最想要知道的是,為什麼世界各地不同的文明都會有差不多的發展歷程,像是文中可以建構出一個粗略的模型,不就代表著其實各文明都有類似的過程,像是為何各地的人類都能夠已知用火?都居住在大河旁邊?知道灌溉可以栽種大量農作物?為什麼會有社會分工?會什麼女性無法擔任領導階層?這些問題是探索人類最根源的發展的必要途徑,還有為什麼現在我們的社會會是這副模樣,要了解這些,不禁會令我好奇這些是怎麼來的?


 (註:本文是我大學世界古文明的作業)
參考文本:
《人類文明的黎明與黃昏》,青柳正規著,張家瑋譯,八旗文化出版,序章〈學習文明史的意義〉
原(作)文(業)撰寫日期:2020年4月6日

4/6 15:28 32 4/20 22:25

2021年9月8日

新竹公園的歷史沿革

 

 新竹公園的歷史沿革與一體化之離合


一、研究動機與前言

 

我是在地新竹人,從小到大家裡就住新竹公園附近,在我的記憶中也改變了不少,而且我也對家鄉新竹的歷史有種關懷。像是我對新竹市公車的歷史也很有興趣,清大也算是新竹的一部分,我對它的校地擴張史也想深入了解。聽了人社院史、校史等演講後,我就對「現在怎麼變成這樣」的演進有興趣,好奇這過程是什麼,有什麼東西消失了,又有什麼保存下來了呢?如果知道了一條公車路線(如2路 (火車站-交大)從以前開往日新營區,到後來營區被撥用給交大做光復校區,路線都未改變,但終點站本身卻改變了)、一座砲台(新竹公園古砲台)、水池旁的土地公廟(弈園的清大土地公)是從很久以前就存留至今,看到它就會有一股特殊的歷史感油然而生;但當然也有很多東西會消失在歷史的長流,也許有路線開辦後在幾十年前就已停駛(個位數編碼的路線如67路)、游泳池被填平改造(今麗池園林位置)、原先的墓園變成校地(雞蛋面/新竹市第一公墓的縮減),那現在基本上很難觀察到其存在過的蹤跡,因此就要透過歷史研究才能讓它們重見天日,證明它們曾經存在過。

 

本來想要做的新竹市公車歷史,之前有一門課「近代台灣科技與社會史」已經做過了,但當時只能蒐集到網路上所能夠找到的近20年資料,更往前溯就一無所知,後來在今年寒假我成功找到了新竹客運自己製作的大事記年表,但為時已晚,本想現在再重拾此主題來研究,但因為此份大事記是為一的史料來源,有點危險,且我很難抓到核心問題意識跟想做的目標,因此先放棄。不過公車站古地名的研究,我原先是對一些存留很久的如華揚戲院(近年才更名為中正經國路口,但該戲院早已消失),或是以前存在的市政府(位置研判是今日東區區公所)有興趣,但很難組織起來,結果後來發現這點也可以回歸到新竹公園,新竹市的公車站更名速度緩慢這點,反倒可以在某種程度上保留下來歷史,例如讓外縣市同學最匪夷所思的「公園」站,這名字會這麼沒有識別度,是因為在當時新竹市沒有其他公園附近有公車站,因此公園就是指新竹公園,而且它的位置是設在公園路麗池旁便能代表整個公園,也代表最初的公園是從那裡發跡的(或說只有那裡才是公園)。「學園商場」站位於東山街上,鄰近孔廟廣場,但卻沒有命名為孔廟,其所稱的「商場」也不知道在哪裡,所以是相當有趣的。


▼公園站公車亭 (2020年7月30日)


2021年9月7日

從清大防疫看阻斷傳播途徑與政策制定

 一、前言


  承接著上次期中報告談到的防疫與教育場域,這次要來著重探討清大的防疫政策,疫情爆發後,政府決定延後開學,好讓校方有時間訂定對策因應,因此3月初開學時,各項措施皆已就緒,除了上次提過的遠距教學外,我想要檢視這些防疫政策是如何阻斷瘟疫的?以及如果台灣的疫情一直都未暫歇,對未來生活模式會有什麼影響呢?此外我也想探討,這些防疫措施的訂定,為何可以繞過民主的討論機制?上學期有一門課「民主的理論與實際」剛開始時,老師就有問我們「清大的防疫政策有經過我們參與而制定嗎?」,才讓我警覺到有些事情我們確實是受人擺布、支配,為何面對疫情可以如此呢?而最後將為了控制疫情,政府有權力進行疫調、使用手機定位追蹤足跡等疑似侵犯隱私之事,是否在公共利益面前,個人私利必須放在一邊?



二、清大的防疫措施


  期中報告提到「順利地開學後,接踵而至的就是嚴格的防疫管制措施,一進校門就會有體溫量測並給予貼紙,只要發燒就會被拒絕進入場館室內」,沒錯,體溫貼紙就是一開學第一個遇到的防疫措施,它可以深入研究的面向不少,像是貼紙對每個人的意義(有些人會喜歡蒐集起來甚至二手交易,有些人則到處亂貼),出示貼紙會用什麼方式(手機、手背、衣領等),體溫量測站設置位置的依據與便利性等。不過這些都不是本報告要討論的重心,為何體溫量測可以防疫呢,其實我對這點也是頗為懷疑的,因為COVID-19跟SARS不同,罹患是不會發燒的,所以就算擋掉了所有發燒者,也有可能會有確診者順利通過量測;而那些發燒者也不一定是COVID-19引起的,甚至不是疾病造成的,就像之前提到的「麻煩之處在於像之前有一門課的助教因為被太陽曬到過熱而無法到課,導致我們的助教課無法順利進行」,所以用體溫來防堵的效果可能有限,只能擋一個是一個,希望確診者有發燒症狀,不然有人可能會明明自知有呼吸道症狀但還是到校,反正沒人看得出來(咳嗽除外),所以一樣可以過體溫量測這關。

                          體溫量測貼紙                                               體溫量測站 (攝於5月22日)

                         


2021年9月1日

清華大學公車

#新竹火車站到清華大學公車  #清大到火車站公車 #清大交通  #清華大學南大校區交通 #清大南大校區交通 #清大公車站牌

(這一篇不是在講清大校園內的公車,請見 worldpedia.miraheze.org/wiki/清大校巴


 清大位於新竹市東區,雖然不算市中心,但也是很繁榮的地帶了 (有縣道122經過,算主要幹道了),所以交通跟很多偏遠的大學比已經方便許多,可能只有天龍人等大都市來的同學會嫌不方便吧,鄉村來的就會很感激了 (無戰城鄉,純粹事實描述,如有冒犯請見諒)。不管是誰,外地人可能都會不太熟悉 (除非是像我一樣的公車迷),所以就由我這個新竹在地人為大家介紹清大附近的公車站以及可以通往哪裡,不要白費我們市長「公車進大學」的苦心~ 
(註:該計畫目的是讓大學生多利用公車,減少使用機車,以達到降低車禍發生率以及節能減碳效果)

來清大遊玩的遊客也歡迎參照喔~清大也算是不錯的旅遊景點,但假日停車半小時以上就要收錢了,所以也鼓勵透過公車來清大~

校本部

北校門附近

清華大學站:藍線、藍1、2路、31路、182路、5608、交大校車、跟各國道客運們

最簡單明瞭的站,但其實不單純。以市區公車來說,校門旁有一公車亭 (曾經有過的天橋腳旁),那就是了,而其對面對應的就是神奇生活百貨前的候車區 (往新竹火車站方向)。國道客運則是公車亭過去以後要過小馬路 (清大東門那裡),非常之明顯,下客站也是不一樣,是星巴克前面,所以不要以為司機過站不停不給下車了啊XD

(2023/12/29更新)
2023年9月12日起,市區公車「往新竹火車站方向」移動到與「國道客運下客站」同一位置,公車車內報站系統還是舊的位置,所以聽到「清華大學 到了」不要以為是過站,而是停靠區在更前面一點

 https://www.ptt.cc/bbs/Hsinchu/M.1694498136.A.6DD.html 

(2024/1/25更新)

2024年1月24日起,市區公車「往新竹火車站方向」與「國道客運下客站」位置交換,市區公車改成星巴克前,國道客運改成十六區前

https://taiwangordoncheng.blogspot.com/2024/01/blog-post.html


文教新村站-2支、52路、世博3號、57路、81路、科園紅、科園綠

在清大夜市邊陲(誤)之處,看似不重要,但是通往交大的小紅巴離清大最近的停站處喔。這站是在建功路上,不是光復路單邊設站的那一個

忠貞新村站-52路、世博3號、57路

隱身在清大夜市裡面最核心的地方,不太起眼,經過的路線也蠻沒名的(誤),在以前我想搭免費公車時才會這樣搭,不過現在全新竹市區公車都改收費囉~也因此沒什麼特別了

清大北校門站-83路

別懷疑,就是清大裡面那個站,等校區區間車的地方,就是待會會提到的83公車之起訖站

這張圖畫好的時候還沒停駛這麼多,現在路線越來越少了唉


(2021年版 資訊已陳舊)

最新!2024年版





2021年8月27日

我看量子力學-量子糾纏、論過時理論的保留

量子力學,其實我也是到現在都沒辦法接受這麼詭異(?)的領域,也難怪愛因斯坦會不能接受了。我最初接觸到量子力學是高一物理的《基礎物理(一)》,雖然說小時候看的天文書也是有提到薛丁格的貓之類的,但不要指望一個國小生可以看得懂這種東西啦!但物理課教的非常簡單入門,只有提到光電效應、波粒二象性、物質波與狹縫干涉實驗、原子能階與光譜,我不知道理組他們《選修物理》還有沒有多修更進階的內容 (選修物理是指,高二分組後於高三在自然組所學習的物理課程,因為社會組不用修,相對起來就變成只有自然組「選修」了物理,但其實就是高三自然組的必修物理課就是了),反正這門課真的是讓我大開眼界,而且我一直以為我肯定聽不懂的量子世界,老師居然可以講到讓我能聽懂 (但能不能接受跟理解又是另一回事了XD) 。這領域讓我覺得奇妙又可怕,真是刷新了我的三觀。
我想愛因斯坦這麼想要確定性的科學家,也難怪沒辦法接受這種事,我也是覺得很難接受,如果把兩個糾纏的量子其中一顆帶離到很遠很遠,連最快的光都要跑很久的地方,那怎麼還有可能會瞬間決定自旋方向呢?所以愛因斯坦因為內心相信著確定性,所以才會認為自旋方向應該就像手套一樣,是在分箱時就已經決定了,如果看到左手套,用膝蓋想也知道另一個是右手套,就跟打開發現是上旋,那另一個不用看也知道肯定是下旋,所以沒有什麼好神奇的。雖然說我們也知道愛因斯坦的這說法跟「自旋方向直到觀測那一刻才會確定」不符,但愛因斯坦他就是連這件事都不相信嘛,這也太不確定了。說到反駁就讓我想到,還有原來薛丁格的貓是為了要反駁量子學說才出現的說法,害我以前一直還很疑惑這理論不是自打臉嗎。
感覺這個領域還是令人匪夷所思,還尚有很多未解之謎,但我也有其他匪夷所思的地方,那既然發現物質其實也有波粒二象性,這可是牽涉到了這世界的一切 (因為基本上都是由物質組成),這會不會導致舊有理論全數被推翻呢?或是說,舊的理論還有什麼留下來的必要呢?像是電子模型,既然都已經知道電子其實是電子雲,沒有固定位置,那為什麼從小到大都還是學一顆一顆的電子在軌道上呢?所以這跟我上一篇講得很像,物理是慢慢累積的,然後所有理論都是有效理論,故在特定範圍內還有效的理論就可以繼續存在,然後還新開了古典物理和量子物理這種領域的分別,讓之前累積出的那些典範還是可以安然處在古典物理的範疇當中而不會和量子世界衝突,不然如果因為量子世界的發現讓好不容易建立起的物理學全數翻盤,那科學家也會很傷腦筋的吧!


(註:本文是我大學從日常到科幻的有趣物理學的作業)
原(作)文(業)撰寫日期:2020年6月16日

6/16 14:45

2021年8月24日

論台灣日治時期的建設、制度遺產

 台灣史上日治時期的相關建設一直都是爭論的要點,會有此爭辯的關鍵就是台灣的歸屬問題,如果以台灣原本就是中國一部分的史觀來看,那日本統治台灣的這50年就是被敵方竊據土地,所以他們在台灣的建設都會被塑造成是為了方便殖民,像公共衛生是為了他們不罹病,教育是要同化台灣人以好統治,廣布的鐵路是要掠奪資源等,即使這本來就是事實,但不管它的目的為何,實際上對現在的我們是有好處的,有了這些日本人留下的建設,台灣才可以從既有的基礎上快速發展,這點是清領時期做不到的(清領留給日治的遺產少之又少,鐵路也被日本人打掉重練),老師也說過日本人留下的重要遺產有衛生所、土地制度、戶口制度、警察制度,如果沒有,像在大陸,中華人民共和國花了30年才把這些東西建制完畢,他們已經因為極權而算有效率了,還需要弄這麼久,就能得知日本人雖然是為了統治便利,但這些建設、制度是真的有意義的。回到爭議的部分,那如果是支持台灣去中國化的,就有可能會大肆宣揚日本人對台灣的建設,而忽略做這些建設的理由本質還是剝削台灣人,說難聽一點就是「舔日」。但也有可能是被過度解讀,就是期初老師講的「台灣鐵道之父」頭銜,冠在長谷川瑾介頭上就被打成去中國化、文化台獨,但這只是奠基在劉銘傳並沒有成功建造出一個鐵路系統,所以選擇了長谷川瑾介。不過我爸說理工科的「○○之父」通常都是一翻兩瞪眼,確定是誰而無爭議,理由就是「是誰發現/發明的」,所以他會覺得劉銘傳才是鐵道之父。到底要以最早,還是最早的系統來論定,也許實在是牽涉政治太深(因為政治賦予了延伸的意涵),所以取折衷,並列寫出並不要冠上「之父」頭銜較為妥當、中立。所以台灣日治時期這一段實際存在的歷史,即為了統治方便進行很多有益於後世的建設制度這件事情,居然可以被現在的政治立場操弄到如此。

2021年8月17日

論幹細胞

幹細胞分成胚胎幹細胞和成體幹細胞,胚胎幹細胞就是我們所有人一開始是胚胎的狀態時的細胞,這也是我們之所以為什麼可以從受精卵變成擁有各式各樣不同細胞的完整個體,只要能夠成功控制分化後的細胞僅表現出某些基因 (特異化),就可以讓明明一開始是一樣的細胞產生出不同種類、特性、功能的細胞;而成體幹細胞的能力就較為有限,只能產生特定的數種細胞,例如血液幹細胞分化出紅白血球、間質幹細胞分化出脂肪細胞和硬軟骨細胞等。我之前就有聽說過幹細胞可以用來產生新的器官,或是防止細胞複製的逐漸凋亡,後者是指因為人類的細胞每經過一次複製,染色體端粒都會縮短,這就是老化的成因,而縮短到一個地步時就再也無法分裂,此即為死亡。因此人類如果可以有效的運用幹細胞,將是對生物科技有重大的貢獻,也對人類在醫學上有大幅的進步。在此詳細說明,在人類應用上,胚胎幹細胞較有發展空間,因為它可以產出所有的細胞,所以如果人類可以利用科技充當主控基因的角色,控制各細胞的分化,就可以培養我們要產出的器官和組織,對於醫療上有莫大的助益。然而胚胎幹細胞的來源就是胚胎,畢竟人類目前沒有辦法自行製造出任何細胞,因為根據細胞學說,現存的所有細胞都是來自於其他細胞,這就會出現一個問題:誰的胚胎可以被拿來做實驗或是以後可能的醫療製造用途?胚胎的出現就意味著受精卵已經開始發育,那某種意義上已經算是一個生命,至少如果一切安好,這胚胎就會長成跟你我一樣的人,但如今剝奪了它變成人的機會,是不是有點不太恰當?而且一個生命得來不易,經常會出現交配未碰上排卵、受精卵未成功著床等,所以一個胚胎的形成已經彌足珍貴,怎麼可能就這樣拿去做研究?但如果說是為了現在世界上這些已經正在受苦的病「人」,是不是應該為了人而犧牲胚胎呢?畢竟,胚胎還不是人,只是將要變成人。若撇開這種倫理道德問題,在生物學上亦有要克服的障礙,因為這胚胎畢竟是別「人」的細胞,它分化出的器官和被移植者是否會產生排斥也是一個問題,加上人類意圖想要當主控基因也不見得會成功,因為可能有些細胞並不會成功分化而殘留,這些多餘的細胞就算是分裂錯誤,其實就是癌細胞。現在已經有試圖改善使用胚胎幹細胞的道德爭議之產物,即為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它是使用成體幹細胞,但透過生物科技將它改造成有類似胚胎幹細胞的特質,然而它畢竟不是真的胚胎幹細胞,所以在表官遺傳上可能會出現異常,不會分化出一個正常的組織或器官;但因為其成體幹細胞直接取自病患本身,故不會有排斥的問題。面對這種新興的科技時,不僅是在專門領域內的挑戰難題,經常需要重新審視我們社會的道德觀、世界觀,像是幹細胞就是如此,而且還會牽涉到道德選擇的問題,和社會是息息相關,所以科技和社會是脫不了關係的。

 (註:本文是我大學生命科學導論的作業)
原(作)文(業)撰寫日期:2020年6月3日

6/10 17:08 7/30 16:18

2021年8月16日

清大未來建設一覽 (建置中)

 專業的(官方的)網站在此:https://www.nthu.edu.tw/future (備份)

最近感覺校本部南校區很熱鬧,到處都在施工,不過其實這件事情我早就預期會發生了,因為我知道學校有不少的建設準備要開工,這邊文章可以帶大家一探究竟清大到底要搞什麼(誤),順便附上在動工前特地跑去拍的草地樹木遺照(?)

我是在2020年1月要拍遍清大校園內各校巴站時,經過南門停車場附近時發現教育學院大樓樹木移植工程告示牌而開始注意到這件事情。後來寒假我媽就跟我說南大校區的系所跟宿舍之後都會遷到校本部,我才著手研究清大的未來建設 (當時我還想說怎麼可能,那這樣南大校區放著要幹嘛 還有校本部哪有空間裝了?雖然這樣真的就可以達到實質合校,不然分校區也是挺麻煩的)

▼拍攝日期:2020年1月9日


後來才發現原來不是要把整個南大裝進一個教育學院大樓,而是還有另一個藝術學院大樓,而且還冒出不少跟合校沒有關係的建物:美術館、文物館、文學館等,我都不知道學校對南校區開發還有這麼大的雄心壯志

既然我是因為教育大樓而起,而且也正在蓋了,那就先講已經啟動的教育大樓好了

2021年8月9日

生理男性與陽剛:男性的性別困境

 

生理男性在傳統認知以及性別刻板印象上應當要展現出陽剛特質,這種特質使得男性可以獲得權力結構的上位,可以將女性視為「他者」,男性所需要的是其他男性的認可,以及排除不具有此特質的生理男性,因為他們就是如同於生理女性,無法展現陽剛就被打成「娘炮」,變成一種帶有負面意涵的貶抑詞彙,同時也透過此維護自己的陽剛身分,成為男性間互相監督的機制。而男同性戀也是如此,這種不是異性戀的非主流模式,加上會有其中一人「扮演」女性的角色-陰柔、被插等,被冠上了「娘炮」的標籤。以上種種都一再顯示了,表現、具有陽剛氣質對於一位生理男性是相當重要的,有了這個才能跟男性團體交流互動、擁有權力,進入特定領域操作與網絡之中,否則將會跟女性一樣被排擠而落入邊緣之境。

 

  陽剛特質不是生物性、本質性的,而是社會建構出來的,例如對父親權力的恐懼使小男孩放棄了對母親的渴望並希望得到父親的認同,而這認同(成為男性)使他成為異性戀-可以與女性發生性關係,而非男性。再者,女性是男性的附屬,成為男性用來提高其在社會上的排名而已。因此在台商中,跨國商業男性有錢有權,而且男性本來就有生理需求,剛好又遇上中國女性是隨便且需要被救濟的,所以對中國女性性玩樂是再合理不過的,而女性又會被忽視掉,即使她們提供男性生理需求的解套,也未見於檯面上的場域。這樣看起來,男性似乎享盡好處,但這僅限於成功地否認陰柔、展現陽剛的男性,如果一個男性不陽剛,甚至不會被認為是「人」,如果達不到要求、技術不好,都會被言語辱罵成「娘炮」。因此同性戀理所當然地會被視為異於常人。

 

2021年8月3日

論選舉制度

我以前高中就很好奇,為什麼世界上會產生這麼多種選舉制度(害我們要背得很辛苦),平平都是民主的代議制度,為何會有這些分別呢?這週的文本就正好解釋了為何會這樣,以及這些制度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上週的文本有說到,憲法的設計雖然不見得會明文提到選舉,但憲政體制也包含了選舉制度,而一部好的憲法可以有助於民主制度的存在,但是我們似乎沒有辦法去比較出哪種憲法比較好,或是比較民主。選舉也是一樣,各種選舉制度的出現有可能有它的歷史淵源,也有可能是直接移植它國經驗,不論如何,這些不同的選舉制度,有沒有可能有一個較好,或是說,較能夠精確反映出民意的呢?畢竟代議制的出現,就是要處理實務上無法讓人民聚集以行使直接民主的問題,而出現代替民意的制度。
Dahl一開始就有提到人人都傾向於看不懂它國的選舉制度,這我真的很有同感,我經常無法理解像是美國選舉人團,或是英國、日本這種選出議會就能決定執政黨的制度是為什麼會這樣,他們怎麼會用這種方法選出政府,因為我已經非常習慣台灣依據中華民國憲法所實施的這一套制度:總統、國會獨立分開選,甚至有可能有不同執政黨(即總統與國會最大黨分屬不同黨),然後國會議員有三種產生方式:單一選區相對多數決制(區域立委)、比例代表制(不分區立委)、複數選區相對多數決制(原住民立委)。不過雖說我不易理解它國的選舉度,但其實我也不太明白為什麼台灣不要都用比例代表制就好了,反而還好奇說為什麼我們要搞得這麼麻煩,還要分出區域立委和不分區立委,雖然說我也知道一個是選人,一個是選黨,不過如果區域也用比例代表制,就更能反映民意了吧,例如說一個選區如果兩大黨勢力難分高下,不管怎麼選都無法代表大多數的民意(頂多只有一半民意)。文本有更提到了更極端的狀況:如果一個國家的各選區都是藍黨51%、紫黨49%,結果就會變成藍黨取得國會所有的席次,而紫黨一席都沒拿到,居然會出現明明就有接近一半的民意卻沒有半席的情況!

2021年8月2日

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人社院)內部平面圖

受到一張梗圖「請問這是迷宮嗎」給我的啟發,想說清大人社院的內部構造這麼複雜,應該要來寫一篇文章專門來放平面圖,造福任何有需要來人社院上課的同學 (像是外文系開的第二外語,或人社開的通識之類,常都會聽到有人哀哀叫XD)。純粹提供資訊,我沒有要多說什麼 (搞這麼複雜的原因是什麼之類的),這同時也方便我人不在人社院時查看 (網路上只有3樓的平面圖)。

這些照片都是我剛入學時看到一個就拍一張,以便我日後查看,但隨著時間過去,已經被淹沒到相機的太前面,也不容易查找了,所以就放在這裡,也能幫到自己,一舉兩得XD。

圖片點開可看大圖

2021年7月30日

「碰觸」、「摸到」的本質

老師從「推倒」這種平凡無奇的問題開始,誰會想到並認真思考「人為什麼會被推倒而不是手穿進去」啦,我應該都會想說「啊就這樣啊,不然哩」,不過我想如果有這種疑問,真的是很有追根究柢的精神呀。這堂課最最令我驚訝的肯定就是原來所有觸碰都不是真的碰到,讓我對習以為常的「碰觸」完全改觀了,原來在微觀的世界中,以原子的角度來看,沒有物體真真正正地接觸到,因為外圍的電子都是帶負電,所以基本上都會因為電磁力的同性相斥而將彼此錯開來。那麼,所謂觸覺就只是電磁斥力,所以有個同學提出了很有趣的問題,如果說觸覺都本質都是感受到電磁斥力,那怎麼還會有不同的觸感?這不禁令我好奇,觸感的本質是什麼?那所謂「摸到」到底是什麼呢?有時候還是會想說,如果我沒有聽過這個物理課,我就不會知道這些這麼可怕的真相 (如熵還有這個觸感),但又覺得知道這件事才讓我了解這個世界真正的模樣是這樣,這...還真的不知道是好是壞呀。這樣仔細想想,我們之所以可以站在地板上,手可以拿起物品,都是因為我們不會穿過那些東西的緣故,而這又是因為原子間的電磁斥力造成的,以前在學原子時怎麼都沒有老師提過,想想就好神奇,但因為目前我們熟悉的一切都是原子組成的,所以彼此還會有交互作用 (就是指電磁斥力之類的),像有一些粒子一天到晚都會穿過我們,那就是因為沒有和原子之前有交互作用,不過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其實小時候我也就聽說過摩擦力的本質是電磁力,但因為聽不懂也沒有太在意,沒有想到這件事足以改變我的認知 (我是指觸覺這部分)。

2021年7月26日

為什麼聽到自己的錄音會覺得很奇怪?

因為疫情的關係都用非同步遠距教學,世界古文明的老師在有一次討論課時有感而發對我們說聽自己的聲音會很奇怪,但也沒有辦法當作是別人在講話,這是為什麼呢?

老師聽到自己的這種聲音,全世界只有老師聽的見,因為這聲音是從聲帶發出後直接穿透肌肉、骨骼到達耳蝸而聽到聲音;而其他所有人以及錄音機,是您的聲音從聲帶發出而透過空氣到達對方的耳蝸和收音裝置,傳播的介質不一樣,聽到的聲音當然也會有所差異。

至於沒有辦法當作是別人的聲音,這是因為老師已經知道在遠距教學的影片是由老師所講課,老師的大腦已經有記憶是自己講過並且錄下了這些內容,所以老師已經得知「這是我的聲音」,但又跟自己平常聽到自己發出的聲音不一樣,自然就會有很奇怪的感覺。設想如果有次講話時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錄音,然後也忘了自己曾經講過這些話,那別人放給自己聽時基本上就真的會以為那是別人在講話,說不定對方說這是自己的聲音時還會不敢置信。

我以前小時候也很好奇這個奇妙的現象,所以有研究過XD

6/10 17:07 7/26 19:14

2021年7月22日

新竹市公車路線圖保存集錦

有很多停駛的路線,路線圖不好找或可能未來會被刪除,所以藉此文章將我辛苦去挖才蒐集來的路線圖都刊登出來,希望這些保存記錄能幫助後人考古。

因為2010年代開辦的免費公車才有這種畫在地圖上的精美路線圖,而這些路線也大部分都停駛或改變走法,因此這些初代的路線圖反而變得彌足珍貴,值得特別蒐集蒐藏起來,以免舊資訊逐漸被刪除而無人理會。(而且因為有些路線改為收費,所以竹客就把資料從免費公車移動到市區公車,這過程又會讓部分連結消失)

除了展示路線圖外,也會說明該路線重要變化日期與變更內容,以與圖片對應

一開始我是想說歷史很難挖掘,不如我就現在就把歷史保存下來,因此這篇文章主軸還是2010年以後一連串的新路線。不過文章最後我還是有嘗試去探尋2000年代甚至我出生以前的上世紀之路線圖,但就會不完備很多

以下以開辦日期排序,大致也是以編號數字排的,所以還是從現在還在的公車路線開始
50、51、52、53路一開始是由新竹客運營運的,後來在2015年4月1日轉交給金牌客運營運,所以竹客的網頁基本上路線圖可說是幾乎遺失,這些都是我把「新竹公車50」等關鍵字拿去google(餵狗)才意外挖出來的,十分珍貴

50、51路是免費公車,新竹市新一代的公車先聲,在此之前都只有傳統1~31路線,還停駛不少了,這在我這篇文章有做詳細說明,有興趣可以看看。


▼50、51路路線圖,最初的營運模式,停站超少

2010年12月1日:增停香山國小、聖德宮、頂埔社區、警光路、林森路口、南門市場、民生民族路口、果菜市場、金華里、武陵社區、民富國小、西門口、天公壇

▼50、51路路線圖

2021年7月20日

我所理解的台灣歷史 -論台灣史教育、所謂「殖民」與台灣的範圍

一、前言
身為2001年出生的台灣人,台灣史應該是已經熟到不能再熟的東西了,因為我們從國小就開始學台灣史,國中又再學一次,高中還再學一次,基本上都可以倒背如流了,我一直以為台灣史就這樣了,然而這門課卻啟發了更多的可能性,雖然說我也知道我們課本上學的並不是完全的歷史(這是當然,歷史上發生過這麼多事情),但我本來是想說能夠被教的台灣歷史應該已經沒有了,因為不管是哪個階段學,總是先講史前時代各種遺址,然後就介紹原住民,接著荷西時期來貿易傳教,被鄭成功趕跑,鄭氏就帶來漢制跟屯田,然後被清朝收為版圖,早期消極動亂很多,後期開港入台傳教、很多外患、開啟來台建設,日治時期做更多建設,改善生活習慣,進行多項調查,人民抗日從武裝轉文化,後來二戰就皇民化,戰後由中華民國統治,先戒嚴白色恐怖、發展經濟,然後解嚴大幅民主化。我所知道的台灣史,就這樣,基本上都是陳腔濫調,雖然現在108課綱的高中歷史已經改用主題式教學,但本質還是這些內容,只是調換順序,例如把建設類、族群移動、宗教類的放在一起而已罷了。難道台灣史就只能這樣表現嗎?
所以這門課真的是讓我大開眼界,因為老師雖然課綱名字都還是傳統的那種,但沒想到內容跟以前學的基本上都是不同的,這才讓我發現,也前的課本講的不是全部,台灣史還有更多的可能、其實受到大環境的影響很深,還有課本教的並不是絕對的,讓我去反思更多問題。例如說,發生在台灣這個島上的這些事,它們是之所以為何會發生在台灣呢?荷蘭人怎麼會突然來台灣?鄭成功為何要把台灣當作反清復明的基地?為何要把台灣割讓給日本?中華民國為什麼而來?(顏靜筠,2015)這些疑問(最後一個忽略不計),在這門課上都有辦法做出說明,因為老師把宏觀的背景都廣納進來了,才解決了小時候的疑惑,而為什麼小時候會有這些疑惑,就是當時的課本背景不詳盡介紹的緣故,其實台灣和世界史、中國史都有很大的牽連。

2021年7月18日

公車「危機」:維基百科開始清除粉絲向內容

 

4/3,因為我有在看民視八點檔《多情城市》,結果發現維基百科開始整治愛好者頁面,原本寫的非常詳細、鉅細靡遺的角色介紹都被刪去,包括人物關係圖 (八點檔能畫出來真得超強)還有有劇情中每個角色發生什麼事情、出場集數都一一寫出,只剩下哪個演員飾演哪個角色而已。這些東西倒也不是消失,除了條目歷史有保留外,有附上一連結說要改去台娛百科。沒想到維基百科也開始與這些其他非姊妹計畫(指維基媒體基金會下各計畫)的維基站有連結了(以往會被說不可以在條目中外連到其他維基),看來就是為了要把這些內容抽離維基百科而特地創建的,不過這些應該還是不算維基百科的分站,只是讓這些粉絲有處可去。感覺我小時候看、參與撰寫的《萌學園》也危,大家明明認真寫了很多角色資料,但不是維基百科要的,所以不適合出現。

維基百科也開始支持開fandom(粉絲向維基站,如Wikia),移除其內的瑣碎資料,繼台劇後,下一個就是公車

6/25,我在ptt公車板看到維基百科方(其實也不是一個官方或是一個人/掌權者,就是所謂的「共識」)開始跟戲劇一樣,大規模刪除客運業者條目中粉絲向(公車迷)喜歡的配車(車型車號)跟路線資訊,我就意識到這跟先前戲劇的是同一套模式,但因為可能有些人不知道已經開始在大力「掃蕩」或是覺得這不合理、不是同一性質的東西,歷經一來一往的編輯戰(可見我寫的介紹此說明)後,後來就跑去互助客棧中的討論爭論,甚至又要開始查傀儡了(有可能是公車迷團結起來意圖「擾亂」維基百科運作)。

2021年7月15日

論科學推廣、科普

推廣科學這件事確實很重要,因為無知是很可怕的,加上科學就在你身邊,生活中處處是科學,所以綜合起來我們確實是應該要有基本的科學知識,要嘛是可以對生活有助益,要嘛也可以增廣見聞、滿足好奇心,反正多知道也沒有什麼損失。可是科學的文章或資訊一來,常常會因為覺得這太難了不想知道而錯過,尤其是文組,很容易就會因為先認定自己看不懂或覺得很無聊就拒絕,因此要怎麼把科學知識包裝成能夠親近於大眾就是很重要的事情,泛科學和老師都正是在做這件事情。
因為我本身就喜歡科學,所以不會排斥科普,所以看我不準,但我大致能猜想其他人是怎麼看待的,因為現在標題黨很多,所以看到標題吸引人才會點進去 (這也是內容農場氾濫的原因),講者有說70%的人只看標題就做出評論,因為我也是在寫部落格的人,這不免也讓我感到痛心:那我們這麼努力寫內容是為了什麼?不過其實也可以轉念想說那就分享給真的會認真看的人就好了,那種只看標題的,我們也不想給你看,哼。

2021年7月10日

論生育與育兒

 (↑接續 論墮胎與懷孕生育  )

我在「身在毒中不知毒」這門課上上到,老師說「上天造人」女性就有子宮就是有其用意,就是要繁衍後代的,這件事在性別學上聽起來很刺耳,但這就是事實。因為雖然妳當然是有選擇權,可以選擇終生不使用,但是要付出代價的,假使沒有用到子宮,很容易會有婦科疾病(被創造出來的東西卻沒有使用,一定會有問題)。這跟性別學教的身體自主是有點衝突,雖然在一層面上是可以選擇的,但只要選了不用就會有成本,變成說似乎是非得使用不可,或是必須在兩種選擇之間帶來的成本權衡利弊得失。這就是文本也有提到的,究竟要反對成為母職,還是反對母職體制就好呢?而我先前所述的生育機器,會遇到的問題也是這個,有了這機器就能解放女性嗎?還是會讓全世界的子宮都變成白被「創造」出來了呢?用不用自己的子宮究竟是不是自己能決定的?還是那是上天賦予必完成的使命呢?懷孕是女性與生俱來的能力,這沒問題,也沒什麼好非議的,女性就是有這一種「特殊的任務」要去完成,我是認為生物性跟社會性要區分開來,懷孕生子本身應當沒有問題(雖然有些人很排斥懷孕過程的痛苦就是了,我要是生理女性應該也會排斥),有問題得是奠基於此而產生的體制,就跟根基於生理性別差異而形成的這一套性別角色、分工與不平等一樣,母職就是包含於其中但又比較特別的存在(因為雖然只是生理差異一部分,但是男女最顯著的生理差異,甚至影響了後續的性別分工),這點光是在懷孕期間對女性造成的困難就能顯而易見,就更別說孩子出生後的養育工作了。

2021年7月7日

論墮胎與懷孕生育

女性要擁有墮胎自主權這議題在西蒙波娃的時期就有了,但直到現在都還在持續爭論當中,離現在最近的便是公投提案以保護胎兒生命權為名,懷孕滿8週禁止墮胎。婦女團體婦女新知基金會指出,在過往的《優生保健法》就有相關的爭議存在,婦女人工流產應該被強制諮商(心理輔導),並強制一定天數的重新思考期,還要強制已婚婦女在墮胎前告知配偶、甚至經過配偶同意才能施行。目的就是以保護胎兒為目的,積極鼓勵婦女繼續懷孕,對女性身體負擔也小。但一切關鍵都是別人覺得這樣比較好,女性才是懷孕的主體,如果不願意生產下腹中胎兒,要承受墮胎的傷害也是自己選的,並無不可,如果都要為了小孩、丈夫、家庭、國家,那就有異化的可能,因為生育就不再是為了自己。雖然一個胎兒基本上是男女雙方各提供1/2的部分形成,但因為胎兒是處於女性的身體之中,所以雖然不能夠說男性無從置喙、干涉,但也不能變成男性主導女性,尤其是在生子是為了家庭傳宗接代的父權繼承脈絡之中(母以子貴,要生下兒子並扶養他長大成人成家立業才算是稱職的母親/女性),女性受到男方家庭干預的機會大增,因此雖然取消取得配偶同意會讓孩子的父親喪失決定權,但也可以讓女性從法律中鬆綁,不被「強制」要與丈夫達成共識才能自主決定,到頭來身體終究是自己的,但孩子的生命權這又是另一回事了,畢竟雖然說孩子也有自主權,怎能任意剝奪他生命(是否有生命又是另一個爭論點),但其實把他生下來也沒經過他同意,所以應當由在人間的人來評估這小孩的出生會是幸福的嗎,如果再不幸的環境下生下,母親也沒有意願/能力,那不生也霸。有人說這法本身就是要增加女性的墮胎難度,才能增加生育率,如果要用台灣已經步入少子化來撐腰,那不就是落入以國家之力量讓全體女性成為生產工具嗎?國家要做的,是讓有生育意願的女性不要因為職場對孕婦不友善、傳統家庭對媳婦不友善、托育設施對雙薪家庭不友善而不敢生,而不是強制沒有意願的人也要生。

2021年7月3日

等效原理-重力影響時間、反重力、人造重力

我真的沒想到,這麼多事情可以用等效原理來解釋,而且原來質量有分成重力質量和慣性質量兩種,都是我未曾聽過的說法,可是這卻和之前我學過的物理息息相關,像是自由落體居然可以用這來解釋,還是令人百般疑惑的「重力要怎麼影響時間?」還有「人有可能違抗重力嗎?」,才發現我以前居然不知道這麼有用的解釋方法,真是相見恨晚呀!
重力影響時間這件事,我也是小時候看宇宙的書就知道了,雖然還有另一個方式就是用光速行進也可以影響時間,不過這不在我們今天的討論範圍之內。老師舉的例子非常日常也讓我很驚訝,原來住在1樓跟住在10樓的時間流逝就已經有差了!就更不用說重力差距更大的地方了。原來重力影響時間這件事和我們的距離這麼近!不過當然,因為重力差距不大,所以時間的差距當然也不大。但是如果重力差距更大的話 (例如說另一顆星球),對時間的影響更為顯著,像是地球的7年只是某星的1小時,但這也不禁讓我思考,如果真的要在某星只花一小時拿到博士學位,但在地球花了7年攻讀博士,這對自己而言還不是花了7年?身體也確實老了7年 (都夠全身的細胞全部汰換了),那這麼做還有什麼意義呢?

2021年6月28日

時事:生理男心理女跨性別入住女宿

 跨性別大學生爭取住女生宿舍受辱 學務長、總教官判賠 2020-06-26


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3583091


附上ptt討論連結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24701246.A.747.html 


看到此新聞有感而發,整串留言下來友善言論真的都只有一瞇瞇,不過這當然是八卦板不意外


除了一味的詆毀留言外,也有人指出「生理男心理女」住女宿是壓迫到女生,讓女生處於危險之中,而且一旦有生理男性進入女宿,就有可能開了先例,增加女生風險,「性向根本就不可能問的出來 都隨他講就好啦」。即使這是單一個案也是很自私的,也許女宿其他人是不想跟生理男性共住同一宿舍的,先不談性侵的危險,洗澡更衣等都會很不自在、造成心理壓力,這是留言提出最大的問題。這癥結點就是即使一個性別認同是女性的,只要外在是男性,就會被預設是異性甚至至對自己有危險性的,且文中當事人「她」也未言自己性向,所以有可能還是喜歡女生的,這是為鄉民們詬病的一點。

2021年6月27日

論中小學國語文教育與文學的關係

一、前言與動機
我會想要寫這個主題是因為這門課所教的文學感覺跟之前所受教育的「國文課」相距甚遠,上法肯定也是天差地遠,一般來說面臨這種讀課文/文本的課,我一開始的想像都會以為跟國文課很像,那後來確實證明是很不一樣的,取材多元且文本不是主要中心是本門課程的特色,在選文上跟教法上都有顯著不同。而我又想到之前上過的「純文學VS大眾文學」之辯,讓我不禁好奇,那是要怎麼樣的文章才會被收錄進國文課本成為課文呢?在寫作上(也就是作文)也有遭到講者的批評,認為這種寫作方式一點都不文學,那麼我們以前所學的「文學」究竟是什麼,又是怎麼學的呢?因此我想要先探討國文課本收錄的文章可能的標準是否和純文學有關,再行分析國文課白話文的上法是否符合「文學」的範疇,最後將提及寫作與作文之間的差異,希望能透過此份報告,了解中小學國語文教育對於文學究竟是打好了基礎還是其實沒有關係。
二、國語文課本的選文分析
國文選文的部分我在之前高三時就已經整理列出從國小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的所有國文課本選文,對於此報告素材的查詢是相當方便(這裡所指的是我寫的這篇部落格http://taiwangordoncheng.blogspot.com/2019/02/blog-post.html)。以我個人的學習經驗來看,採用的課本國小為92年課綱翰林版,國中為97年課綱康軒版,高中為99課綱 (101微調)翰林版。可以看出第一次出現有作者署名的文章是在《國小國語第八冊》,吳源戊的〈踩著月光上山〉,這可說是第一次國語課本正式踏入「文學」的殿堂,因為國小畢竟還是以白話文為主,所以之後小五小六的各篇課文幾乎都有著名台灣文學作家的身影,如小五課本(第九、十冊)收錄劉克襄〈湖邊散步〉、王洛夫〈珍珠光彩的蝴蝶夢〉、林海音〈請到我的家鄉來〉、廖鴻基〈黑白間的光彩〉、劉墉〈給女兒的一封信〉等散文,小六課本(第十一、十二冊)收錄向陽〈臺灣的孩子〉、余光中〈墾丁風情〉等新詩,宋晶宜〈父親的腳步聲〉、張曼娟〈棉花上的沉睡者〉、王溢嘉〈永遠不會太晚〉、蔣勳〈畫出可愛世界的大畫家〉等散文,令我驚訝的是,原來我國小就這麼飽受文學的薰陶而不自知,這可能也跟老師多是著重在教授圈詞跟生字有關。不過話說這些課文通常都是以貼近生活為主,所以也可以看到並沒有小說在裡面,以散文居多,新詩則是到小六才開始出現,可以推測小孩子對於抽象的文本理解還很有限,所以都先選錄簡單明瞭作品,所以除了名作家外,還有很多不太有名的作家文章亦被收錄,可見「知名度」並不是首要考量,而是兒童是否適合閱讀與理解。

2021年6月15日

論職場中的性別

 

去身體化:女性只是因為身為女性,就被賦予同樣的特定想像,不論是否未來有計畫結婚或生育,都會被認為工作只是暫時的,以後將會投入家庭,從是再生產。而且女性的身體無法勝任男性的工作,所以自然而然被認為是比較低下的,只能從是簡單而責任少的工作,女性本來就不適合進入「男性的」生產領域。其實這早已而熟能詳,像是懷孕解雇、玻璃天花板等,性別在工作場域的不平等與歧視至今仍然根深蒂固,據文本這是日治時期留下的陋習,這可以歸因於東亞圈中男主外女主內的性別想像,大家也都依循這文化,覺得這樣做是最好的。可是,男性應該跟家庭脫鉤嗎?現在的雙薪家庭結構,使得女性必須身兼二職,或是應付不來時必須辭職操持家務,這是由於女性被認為是可以因為家庭放棄工作的。如果現在男性也同時操持家務,讓夫妻可以一人一半,同時有工作跟家事,也會比較輕鬆,而且如果這樣的話,男性不就會與女性相同?沒有什麼不一樣的。如果應付不來時,而女性在職場上有卓越表現或高度興趣,也可以由男性辭職操持家務,現在為什麼不能這樣呢?因為工作場域被陽剛化的因素,使得女性在職場不吃香,變相是勸退她們進入職場,所以在夫妻間協商誰要退出時,通常都是會留下能在職場賺較多錢的男性。那麼,最近很紅的「女強人」呢?是非傳統性別架構所預期的?這種女性不一定會沒有婚姻,有可能是有的,當然如果沒有就比較沒有「家事」這個牽絆,但如果有家庭又是如何做得來呢?要嘛就是蠟燭兩頭燒,要嘛就是和男性共同分擔,甚至是最少見的由男性操持家務。家庭內自己的問題好解決,良好溝通就好,目前麻煩之處就在職場這整個結構、制度都是對女性不利的,如果有專心致志想在工作上一展長才的女性,將會比男性更辛苦且更不公平。

 

去陽剛化:具有不完備的身體而無法勝任陽剛男性身體可以從事的事情,這點跟上面的女性去身體化有異曲同工之妙,點出了因身體缺陷而弱勢的男性也會被排除於職場之外,而這是導因於人對殘障的偏見,因為大部分的人都好手好腳,看的到聽的到,行為處事能夠符合社會架構或科技設備,所以這種少數-人類傾向於排擠少數-。所以他們也會認為自己是有「缺陷」、「不完整」的,因為有很多事情都做不來,問題就是這些事情都是根據大部分的人所設計的,這其實也跟上面工作機台以男性身體做設計是一樣的,透過這種方式,就能夠有意無意地排除掉某些人,如女性、身障人士等。

 

2021年6月11日

論日劇與韓劇的消長和差異比較

https://zh.wikipedia.org/wiki/User:T_Gordon_Cheng/我看過的電視劇列表#有名的日劇 整理出日劇的特色
1.韓劇多有愛情成分,但會外加其他議題;日劇就是愛情劇就會純愛情,其他劇連個火花都沒有 (例如我常常會想湊CP,但到結局都還是沒配對)
---------------我是分隔線---------------
2.日劇很常出現醫療劇或律師、警察等專業形象,韓劇則很多都只是當背景,例如說醫院只是一個背景,只是主角們身分成為醫護人員,但實際上沒什麼影響,還是在演愛情劇,類似台劇《實習醫生鬥格》;但是日劇演醫療劇就會非常專業,甚至還會請真的醫生當製片顧問,疾病和治療等也都是確有其事
3.近年來法國料理廚師的戲劇也明顯變多,如《三星級營養午餐》、《天才主廚的饗宴》、《Grand Maison東京》,應也是對專業形象的一種憧憬。
---------------我是分隔線---------------
4.韓劇經常出現「非人」的角色,如鬼、外星人、美人魚。日劇中有主打鬼的僅《通靈男女》類似《花田少年史》、《通靈少女》這種幫助鬼魂完成心願,還有《靈異界限》透過被害人鬼魂辦案而找出真兇的戲劇
5.韓劇也經常有奇幻特效、科幻等,這在日劇僅《我的學生是惡夢》把夢境現實化才最具代表性。
6.日劇多為描寫日常或社會寫實,真正的醫生、真正的律師、只是談戀愛等
7.日劇甚愛勵志、奮鬥的故事,多為主角歷經困難而不屈不撓,最終得到成就的歷程,多和創業、運動有關。如NHK歷代晨間劇 (在台灣收視率特別高的《阿信》即為其中之一)、《下町火箭》、《陸王》、《逆轉人生》,此類型戲劇亦擺脫不了太過現實的環境,但至少會給予理想的結局

2021年6月5日

論轉型正義-面對以前威權政府對人民的迫害

「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近期熱門的《返校》有著這麼一句名言,這代表著白色恐怖的歷史記憶的被提起與否,究竟這些威權體制下的迫害,應該要被記住嗎?還是應該要遺忘它,如果重新提起,會不會造成社會的分裂?
歷史就是過去發生的事,我們現在所做的事,也會成為將來的歷史。但我們所說的歷史上發生的錯誤之事,確實都是從現在的眼光去檢視的,因為當時的人會認為這是「錯」的嗎?像是目前在進行轉型正義的德國、台灣和南韓,德國二戰時令人髮指的大屠殺行徑,在當時的人看來,這未必是一件錯事,但由現在眼光來看,是實實在在的反人類行為;台灣南韓歷經的威權統治,進行的各種政治迫害,在當時的人看來,這可能是一件錯事,但是不能講出來。現在此時此刻,正在發生許多事,我們會說這些事情有對錯嗎?這些事情在未來回頭檢視,是不是又會有不同的對錯定義?我是認為歷史本身沒有對錯,它只是描述了當時的事情而已。而對錯這種價值觀問題,端看檢視者的角度為何。歷史就擺在那裡,等待後人去詮釋它,而我們為什麼需要談論民主的歷史?最常見的答案便是,能夠知道現在享有的民主是怎麼得來的,還有能期許未來不要重蹈覆轍。
那麼在民主的歷史中的這些種種侵害人權之事,應該要就這樣當沒發生過嗎?畢竟如果執政者自己想轉型,就很有可能因為害怕之後被清算威權時的施政而卻步;解嚴後國民黨並沒有特別把之前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的經歷搬出來講,而是等到民進黨執政時才開始大力推動轉型正義,一方面是國民黨沒事不會承認自己的過錯,另一方面就是民進黨身為國民黨的對手,為了要競爭選票而打擊它是再正常不過了。有人可能會說,我們應該要拋棄過去,重新開始新的人生(政權),不要再拘泥於過去了,並沒有什麼好處,還會讓自己很痛苦。大眾知道了這些不堪回首的歷史,除了驚訝、厭惡、憤怒外還能怎樣?事情都已經發生了,與其製造仇恨,還不如就隨它去吧。

2021年5月28日

論黑洞

我小時候很喜歡天文,自己看了很多天文相關的書籍,所以當然也會對黑洞有所了解,對於黑洞引力太大,任何物體都會被吸進去-包含光線這點都沒有什麼質疑,結果老師一個反問真的是突破盲點了:「光線沒有質量,要怎麼被黑洞吸引?」這樣一想我才發現說,對呀為什麼呢?把光線0代入萬有引力公式,就算黑洞質量無限大好了,0乘以任何數都為0,得出的結果還是0呀,那不就代表光線不會受到重力場影響嗎...。幸好還有其他說法可以救援,就是廣義相對論-質量可以扭曲時空,光在宇宙中雖然是直線前進的,但是因為時空被扭曲了,所以光自己還是走直線 (如果光自己有意識的話,應該不會覺得自己走歪了),卻會看起來像是彎曲了一樣。
小時候聽了N次這些內容,很多介紹宇宙的書不免都要參一腳黑洞,但是我到這時才統整性的知道了這些名詞間的關聯,像是把宇宙視為2D的一塊布,然後上面的星球會對布造成凹陷,我以前就知道了,但是我不知道這個說法跟廣義相對論、光會被黑洞吸引有關係,這堂課幫我把小時候零碎的知識全都串起來了,真的要好好感謝老師呢!

2021年5月12日

防疫與教育場域

 一、前言與延後開學


  COVID-19的爆發對全球各個層面都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因為需要避免人與人見面與接觸,因此要採取必要措施去隔絕傳染,教育場域當然也不例外,學校是高度群聚的場所,交流又相當頻繁,是疾病傳播的溫床。以台灣而言,最首當其衝的就是108學年度第2學期開學,因為COVID-19在台灣出現第一病例的時間是1/21,當時正值寒假期間,然而2/11就即將開學(大專院校多為2/25),時間過短,萬一成為了新的群聚場所,疫情將一發不可收拾;但又不能為了減少風險而一直不開學,在最終折衷之下,決定延長開學兩週來擬定相關防疫措施。所以也可以說幸好是發生在寒假,讓政府有時間可以因應,否則如果在學期間爆發,就多增加了學校這一個傳播風險,恐怕也會因為來不及反應就造成了大流行。2/16發生社區感染案例後,又有人在討論是不是要再延後。雖然我也知道延後開學可以給政府一個緩衝時間應對,但總不能一直延後下去都不用上課、教育停擺,要不是疫情剛好發生在寒假內,能有辦法延後開學嗎?如果剛好爆發在學期中,教育部有可能直接宣布停課嗎?當然延後開學勢必會有一些影響與應對調整,像暑假也隨之延後,但也影響到原本暑假既定的安排,如營隊、暑期實習或出國計畫(以現在來看當然是沒差了,本來就不能出國)。也有大學為了減輕暑假延後的影響,藉這機會縮短上課週數,以改善台灣教學時間過長的問題(潘乃欣、馮靖惠,2020),但也造成108下學期的課程內容必須做出刪減。升學大考跟公務人員考試,因為牽涉到考試範圍跟需要仰賴學校考場,也因為疫情做出了調整(章凱閎、2020,許秩維、2020、中央社,2020),出現了難得一見的改期也可以算是對過去制式傳統的突破。

2021年5月11日

《沉默》觀後感加少許影評

 與這部電影的邂逅:季風亞洲史的助教在2020/11/20播給我們看的



這部電影感覺比一般的電影還要長 (確實也是如此),不過還好大學上課時間夠長可以看完,感覺就像是讀了2.5小時的文本,步調雖慢,或許有點冗長,但我從中看出了不少東西。這是一部歷史電影,描寫的是日本鎖國禁教的那段歷史。日本曾幾何時也跟中國一樣,西方傳教士抵達遙遠的東方,帶來西方科學與基督宗教,但如大家所知清朝時因為發生禮儀之爭而雍正禁教,日本也在鎖國時一併禁教,這跟基督徒為了擴展東方教區的行動大有衝突。其實為什麼我們在路上有時都會遇到基督徒在傳教,那是因為拉更多人入教是基督徒的使命,要把福音傳遍世人,所以他們在貿易的同時,也會希望帶來宗教。根據助教所說的,「非洲人沒有穿鞋子,就是製鞋的市場;東方沒有人信基督宗教,就是傳教的大好場域」,確實如此,所以這部電影就讓我們見證,官方是如何打壓基督宗教的生存,還有已經入教的日本人跟傳教士如何在夾縫中求生存。


2021年5月6日

熱力學第二定律-熵-要維持秩序是很困難的

熱力學對我來說是新東西,以前都以為它很艱澀難懂,沒想到在老師的教
學下居然是如此的親近!用小時候耳熟能詳的哆啦A夢和神奇寶貝(今稱精靈寶
可夢)來說明熱力學第一定律真是太有趣了!

首先最讓我感到疑惑的是,熱力學第二定律在20世紀前的內容和今日的內
容既然差距這麼大,怎麼都還是稱作熱力學第二定律呢?

詢問過老師後,才了解這是定義的擴張,從前不知道能量轉換無法
100%,必定損耗的原因就是和熵有關,後來知道了,而且熵的概念還可以應用
在更多方面,不僅是能量轉換,所以就把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定義擴大了

不過這次上課讓我最為驚訝的是熵這件事,我以前好像就有看過這個詞,
但不知道它是什麼意思(我社會組所以當然不知道),因為是火字旁,我就猜
可能跟熱有關係。最後事實證明它確實也是跟熱有關(能量轉換必會產生的廢
熱),但它的內涵不止於此,它代表的是亂度,而亂度就是自發地朝越來越亂
的方向演化,因為要符合所謂「秩序」的機率低得多,相對地就比較容易發生
「混亂」了。這裡老師也用簡單的例子告訴我們,像是隨便亂丟衣服、小孩保
持安靜,都是「秩序」比較難發生。所以這一切都印證著,要維持秩序是很困
難的一件事。

2021年4月28日

2021白沙屯媽祖進香遶境心得

前言: 我修的一門課程「性別論述」,老師帶我們去參加白沙屯媽祖進香活動,看看能不能在其中觀察到「性別」,有點像是人類學的田野調查陽春版。當然就算觀察不到也沒關係,這活動還有另一個用意,就是可以讓我們體驗平常不會去的場域,接觸到平常不會接觸的人,感受這種不同於常態的活動。

註:老師說白沙屯媽祖此行的這一活動正確的稱呼是「進香」,但方便此文被搜尋到,還是寫「進香遶境」,而且這也已經被誤用很久了,但事實上這是兩個不同概念,特此澄清


  現在科技真的是很發達,媽祖的轎子居然還有定位系統,一開始聽到媽祖已經走到苑裡,還想說今天可能沒多少能走,確實前一天有看到新聞說連夜趕路、一下就到鹿港之類的,所以一開始還以為媽祖移動的速度很快。不過最後證實就算是從苑裡才開始走還是很累呀,要是從大甲開始走還得了,而且媽祖在我們走的這一天移動的速度很慢,是還蠻意外的。因為聽說媽祖的移動方向是媽祖決定的,沒有固定路線,這點當然是很玄啦,也是經常被部分PTT的人譏弄的「如果媽祖要進科學園區晶圓廠怎麼辦?」「宮廟人士把媽祖轎放在地上看自己會怎麼動啊」之類的,雖然我也不太明白運作的機制,因為宗教是很微妙的,不過也不用如此酸言酸語吧,畢竟還是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就算再如此「科學」、「不信」至少也要尊重,我以前也是都沒在參加此類活動,也常覺得廟裡香的味道很重不好聞,鞭炮就是很吵,但我至少也沒有否定他們,就是一種宗教、一種信仰。回到路線是媽祖意思決定,確實在一開始媽祖突然繞進苑裡市區、在龍園餐廳/慈和宮停下到12點等,都是不能預知的。我本來還以為今天內要走回拱天宮(因為說我們是去活動的最後一天,還有都已經到苑裡了,應該會直接走完),結果16點在慈后宮就休息了,讓我們少走7.6公里,不知道這是一開始就安排好了,還是媽祖今天到慈后宮就想要休息了呢?(莫非祂是知道今天有一群體力不好的大學生隨行,體恤我們才提早休息的)

2021年4月21日

新竹市停七停車場

停七停車場是一個在新竹市西大路上的平面停車場,是西大路的末端,食品路口附近,過了食品路就是寶山路,由此可知這裡以前是新竹市的邊陲地帶。既然是邊陲地帶,所以以前的殯儀館是位於此處,但隨著市區擴張,殯儀館被遷移到成德路、曲溪那一帶,而此處就夷平成停車場,按照傳統觀念多曬太陽去陰氣

但因為停車需求日益增加,所以市政府決定把停七改成立體停車場,陽氣應該也夠了

故拍下這些遺照留作紀念
(2020/12/18拍攝)


停七停車場的對面有廢棄西大站
(今日已經有停車場管理業者進駐)

對面的公車站叫做高峰路口,名稱不ㄊㄨ

2021年4月20日

疾病與人類歷史

作者提出了很兩個有趣的觀點:為什麼歐洲人征服新大陸,即舊世界新世界接觸的哥倫布大交換,不是美洲的疾病被帶回歐洲,而是死了很多美洲人;還有這些病原體感染了人類,而和其同歸於盡,對它們有什麼好處?為何要來感染人呢?作者接下來就同時解釋了這兩點。這篇文章在現在閱讀真的是很有代入感,現在正是病毒全球大肆虐的期間,雖然文中講的是微生物,但我覺得他指的微生物是細菌和病毒,可能成書當時人們還分不清這兩者區別,更不知道病毒並不是生物,不過這不影響閱讀,但我的文章還是一律改稱為病原體。

之前上課就有聽過,農業社會人多反而會加速傳染病傳染,而且書中還說正是因為定居生活,讓充滿病原體的排泄物一直存在於我們身邊,真是顛覆我的想像,因為以前總是覺得從游牧演變成定居是一件好事,果然事情沒有絕對。此外,因為農業可以供養的人變多了,進而發展成都市,這耳熟能詳的故事,代表著人類邁向進步,當然,病原體也在邁向進步。另一個問題,為什麼病原體要來感染我們呢?遺憾的是,這地球上的一切基本上都會有所互動,病原體就不是和我們「你不犯我,我不犯你」,而且,別忘了所有的生物 (病毒暫且視為生物)的生存目標只有一個:繁衍下一代,而人類數量高達70億而且遍布全球,這麼棒的宿主怎麼能放過?只要可以寄生在人類身上,就能大量繁衍。當然病原體不會自主思考,所以這情形應該是:沒有辦法寄生的人類身上的病原體,無法有效率傳播繁衍,而被天擇淘汰,只留下那些成功傳染給人類的。然而,動物傳人後不見得可以人傳人呀,這就需要演化的時間,農業出現至今也已經有幾千年,而且歐亞大陸絲路的東西方交流,是足夠讓各種病原體交互作用、演化的,現在我們看到的各種疾病,都是在歷經天擇後存活下來的各種成功的病原體。而美洲的情形則不利於產生這種病原體,所以才很少有傳到歐洲造成大傳染的 (有名的只有梅毒),所以不是歐洲人太厲害 (如比薩羅以寡擊眾),而是病原體太厲害,無意間幫了他們一把。

2021年4月12日

論教育場域中的性別

 

陽剛:為本週三篇文本串連起的最大關鍵字,是一種在傳統上被認為是生理男性應該會具有的一種氣質。像是能夠在理科實驗室中熬夜、表現強勢的領導風格,因為實驗室有很多東西是不能出差錯的,所以陰柔氣質無法塑造出這種上對下的權力關係。可是女性也可以展現陽剛氣質,就跟〈看我多陽剛!舉止像男孩的女孩〉文本中所提及的一樣,所以令我不解的是,為什麼會把陽剛=男性呢?在實驗室場域中的女性,往往被視為(應該)陰柔,所以她們的陽剛似乎是故意營造出來要迎合的?如之前課堂上一位來自理科的女同學說的,還會為了不要被排擠而一起看A片之類的。所以如果有一個原本就是陽剛的女性呢?結果反而被稱為「男人婆」、「不像女生」?怎麼感覺男性們這麼難伺候,不管陰柔還是陽剛都會有意見。

 

工程:我不熟悉這個領域,可是〈工程實驗室的陽剛化及穩定機制〉讓我窺見了這個場域中隱藏的性別問題。在我的認知中,理科就是很理性、爆肝、很多生理男性的地方,這在文本中也有提及,要具備能夠操作儀器的能力,而且要能夠有體力熬夜,再加上我沒有想過的:要有能抵抗毒物的身體。最後一點最讓我匪夷所思,難道生理男性的身體就比較能抵抗毒物?是有什麼魔力嗎?文本將此歸因於生理構造,這點與熬夜相同,雖然我在兩次升學大考前也聽過老師說女生體力比較差,念書會比較吃力,所以要多運動培養體力(我認同每個月會有一次的生理期身體狀態會大幅減弱,但應不至於嚴重影響整體能力)。接著,文本中有提出男性多的地方會有一種虧文化, 這也是被陽剛制約,因為表達關心是陰柔的表現,所以改用開玩笑的玩鬧方式,所以難怪我以前小時候就一直不解男生怎麼這麼愛這種玩鬧式的貶低他人,原來是由此而致,所以群體中的異類:女性就會變成經常被虧的對象。我們可以說是女性「誤闖」了這一個陽剛領域嗎,那陰柔男性又該怎麼辦呢?喜歡理科,就一定要具備陽剛氣質嗎?科目跟性別氣質有直接關係嗎?如果以理科很多的生理男性多為陽剛的話,那我想是的,同時也出現了,因為女生少,沒有接觸過真正(陰柔)的女性,對女性有物化傾向的想像,這邊又帶出一個問題,為什麼不要乾脆找同領域的女性呢?因為她們是男人婆嗎?還是陽剛跟陽剛是不能結合的?可是如果陽剛配陰柔,勢必又遇到科目跟性別氣質的直接關係,所以都要向外找,例如文、社、法、商學院,可是背景不同,也不易了解對方,不同場域的人相遇了要如何共處呢?

 

原住民:我們或許可以說女性誤闖了陽剛領域,但如果是陰柔男性的話呢?則是被要求要待在陽剛領域並轉變成該種氣質。在我的印象中,原住民性別分工非常強烈,男打獵,女紡織的形象已經深植我心,之前在閱讀刻劃原住民文化很深的小說《樂土》中就深深的感受到他們的性別框架好像比漢人還來的重,例如要打獵才能成為真男人、獵場是女人不能接近等。可想而知在他們的教育跟部落社會下一定會有很強烈的性別與氣質劃分,不然如果一個陰柔的生理男性無法成為獵人,這像話嗎?如果一個陽剛的生理女性不乖乖織布,一直想去獵場,這是被允許的嗎?所以為什麼很少聽聞原住民社會中出現打破傳統框架的同志,我想應該就是因為在那種風氣下,會自願或被迫壓抑這種不同性別氣質的展現。可是如果陽剛氣質/男子氣概是身為生理男性應當就可以展現出來的,何苦還需要壓迫才能激發出呢?

2021年4月4日

為何共產總是跟獨裁綁在一起?-社會主義、資本主義與民主政治

其實我從以前就很好奇為什麼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的一種)一定會搭配上獨裁呢?不然當初馬克思在眼見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產生的社會問題下提出的共產主義其實不是一個很壞的制度呀?讓大家都能維持一定的生活水準,而不用去市場進行競爭,而導致某些人永遠都被壓榨,另外一些人永遠在壓榨別人。因為社會階級是很難流動且世襲的,這會造成有些人會掌握大量資源,而有些人無法擁有足夠的資源翻身,貧富差距愈來愈大。所以總的來說,共產主義正可以改善這種情形,就能達到人人平等,就不會有地主、資本家、工人、奴隸之別了,既然都是人,就應當要有同等待遇和勞動,平等的生活下去。

我們現在聽到「共產」一詞總會覺得是很不好的,就是因為它和「獨裁」綁在一起,而當今普世追求的民主就與之相對。那我就想問一個問題:為什麼共產不能搭配民主呢?要實行共產,就要有一個公權力將所有資源統籌分配給每一個人,不然按照自然發展,人人去找尋自己所欲的資源而競爭,又會走上類似資本主義一途。從蘇聯和改革開放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來看,它們確實都有在進行土地國有、人人集體勞動等政策,展現出了政府強大的權力。民主的話,就代表部分權力必須下放,還得受民意監督,況且,選舉出來的政治人物可能會代表著不同利益(派系),導致沒有辦法公平的分配資源。故由一個公正公平的權威進行是比較好的,但這就成了人們所說的「獨裁」,獨自裁決會讓人民只能被動的被統治而無法發聲或參與,這和西方觀點中每個人擁有自決的權利之精神並不相符;再者如果自己只能任由國家擺布,各種消費和生產的自由都被控制,似乎就失去了自我的價值;此外,最重要的一點是把權力集中在某人或團體身上是很危險的,因為「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絕對的腐化」,如果擁有資源分配的權力,而不公正地把資源動用在維持自身權力或打擊政敵上,也沒有方法可以去挑戰與制衡。所以就會把獨裁、共產視為民主的敵人且應該抵制之。

2021年3月29日

論一夫一妻婚姻制度

 

  本週文本的關鍵在於現行的傳統一夫一妻婚姻制度是有問題的,不論是在違反生理本能還是照顧的面向上。要一個人一生只愛一個人終生不渝其實是很反生理本能的,這是受到浪漫愛的框架-腳本都是找到真命天子/女,並與其共度一生-所限制,因此「外遇」就應運而生,而婚姻既然由國家所承認,國家將會賦予夫妻特殊的權利義務,是只有擁有傳統式婚姻才能得到的,倘若無法擁有的,就沒有該權利義務,因此,國家承認之親密關係的結合範圍應當再更寬廣,才不會把部分的人排除在外,而且若國家正視每個人在建立親密關係有不同的需求上,「外遇」一詞也將不復存在,因為該詞是在一夫一妻脈絡下才會出現的現象。如果大家都能按己所需組成國家所承認的親密關係,何來外遇之說?

 

  現行婚姻制度其實跟資本主義的壓迫相當相似,例如說勞動時數也相當長,且每天面對同一個人的生活令人疲倦,將會導致不想回家面對一樣的事情跟配偶,寧願在職場加班。一夫一妻制其實也是資本主義陰謀,如果進行大家都恣意進行性行為,代替購物的話將會造成經濟停滯,所以專偶制度就會讓人從性慾轉移目標到物慾上。且一夫一妻制造成的身體心靈壓迫,以及公權力因此難以介入私領域,都無不揭示了一夫一妻制是有問題的。我們的想像被一夫一妻制綁住,無法想像其它模樣,而Marriage-Free State就講述了親密關係的多元可能性,現在傳統婚姻是為了「狀態」,事實上可能有名無實,因為只要戶政事務所登記一下就好,因此作者重視實質上的有親密關係才能結婚,而且結婚制度應當因人而異,不一定一男一女,也不是只有愛情才能建立婚姻,如此可以賦予更多沒有獲得愛情的人權利,也能同時免除傳統婚姻下捆綁的義務,現行的婚姻體制,是想參與的才加入,但作者主張的Marriage-Free State基本涵蓋所有人,如果不想參與這制度才退出。

 

2021年3月11日

維基百科快速入門 (簡明版規則)

這篇文章是因為我有一門課季風亞洲史的老師想要在課堂中推行歷史實作:編輯維基百科,而我剛好就是在維基深耕多年的維基人,就與老師、助教合作在課堂上教學如何編寫維基百科,為了方便同學以後有文字檔查照,架構皆與PPT相同

編輯方式因為所有維基都適用,所以我想要拆開來講,因為其實有很多的維基網站,他們都是使用一個「維基系統」,也就是多人協作撰寫文章的共筆系統,而維基百科只是其中但也是最有名的一個,因此本篇文章主講的是「維基百科」這個維基站本身的相關規定,畢竟老師說要搞清楚遊戲規則,寫出來的條目才能在維基百科裡面存活


先從對維基百科的印象起頭吧,應該大家都有聽過

1.你可以更改任何人寫的東西;任何人也可以改你寫的東西

2.所以報告老師總說不可以當作引用來源 (因為上面這個特性,讓它變得不準確可靠)

維基百科似乎在學術界有比較負面的印象,但它又是很多人查詢未知知識的救星。剛好最近志祺七七也有做關於維基百科的影片,可以把它當作入門~

不過本門課程居然反過來,是把維基百科當作課程的作業 (不再是作業抄維基囉~),因為維基百科也可以是歷史實作的領域,貢獻歷史知識也是為維基百科盡一份心力,像成大歷史系在109學年上學期就有一堂課用維基百科當作治史的成果發表。歷史系學生在被嗆「遲早被維基百科取代」後,居然反而自己去編輯維基百科,實在有趣XD




基本概念與原則

2021年3月8日

再論性別問題

睽違一年,繼〈論性別問題〉後,再度完成了一篇!部分舉例經驗、文句與上篇文章相同,但此文更深入的提到我的個人經驗 

       我對性別有關的議題一直都很敏感,但是這是為什麼而起的呢?因為我小時候就有注意到一件事並對此感到疑惑:為什麼男生就該有男生的樣子,女生就該有女生的樣子?每次只要長輩因為我是男生就要我怎樣怎樣 (應該要有什麼舉止、應該要做什麼之類的),我都會覺得很不快,也許是一種叛逆或反動吧。我當然知道男女生的身體構造不同,但無法理解其與男女生要有不同表現的因果關係,因此就想到為什麼我們要分成男生女生?像是排隊是男生一排女生一排,座號也是男生一區女生一區,是比較方便管理嗎?為什麼男生和女生之間總要劃分楚河漢界 ?例如男女有接觸總會被揶揄「齁~男生愛女生」,或是老師在分組時,常常會設計成男女對抗賽,自動把男生和女生分成兩組 (而且這種情況在各種場合也很常見,如綜藝節目),一副就是同性別的人會比較團結的模樣,我想這可能就是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最讓我百思不解的就是,幼稚園時大家不都在一起玩的嗎?上了國小後「性別意識」起來後就開始男女互不接觸?這是自然形成的還是社會造成的?我想應該不會有長輩對國小生灌輸「男女收受不親」的觀念吧?是自動學習大人的嗎?令人意外的是,這種事情是我在國小時就在好奇的 (用思考好像太誇張了),莫非我的性別之眼這麼早就開啟了?

 

然後國小時讓我最不高興的事情有兩個,就是老師對男生的連坐法跟體育課對男生要求比較高。因為大多數男生都很頑皮,所以老師會有這種既定印象是正常的,至於連坐法可能是老師覺得男生們之間本來就該互相監督,所以一起處分實屬合理。然而問題是我跟那些男生根本不熟是要監督什麼?老師都把男生當成不乖的孩子而忽略個體差異,所以我這個乖小孩都只能被視為是他們不乖的那一群。甚至會有老師直接認為女生比較乖而偏心女生,如果真的要偏心的話,應該是要偏心乖的學生而非特定性別才對。體育課的部分是因為男性的體能普遍較女性好,但能因為這樣忽略個體差異,像我,體能差的生理男性,體育永遠分數都低到不及格或低空飛過,同樣成績放在女生標準就是正常合格,每次我都覺得不公平,為什麼要我把體能練到這麼高才可以呢?如果我就是做不到呢?難道所有男性都應該要能夠做到這麼好才能算是一個「合格的」男性?體能不足跟性別真的有正相關嗎?體育課的成績評量真的要用性別當作分類標準嗎?我想這問題應該早就吵了很久,在體育界也會牽涉到比賽公平的問題,可能為了那些頂尖表現的人,要繼續維持這種架構應該也是在所難免的。以上兩點都是肇因於「兩性分類」的緣故,如果人沒有分性別,就不會出現偏心、處罰特定性別,還有體能檢測時標準不同,也不會出現兩種群體互不接觸。但人類學導論老師林浩立說這是不可能避免的,因為所有文化都出現了兩性分類的現象,因為生殖器造成繁衍後代角色的不同這是最原始人類就能發現的不同,因此自然而然就會產生此分類。所以「去性別化」只有可能發生在已經擺脫自然並社會化的人類身上,有趣的是,兩性分類確實是奠基於自然,但社會塑造了它,但現在又需要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的人類來開啟去性別化這種事。

 

2021年2月19日

台灣的公車運輸之歷史與社會-戰後接收與國營並以新竹市公車為例

 

一、前言

公車,就是公共使用的車輛,可以一次有多人搭乘的交通工具,並且是在公路上跑,與有軌道的鐵路不同。我對公路與鐵路等交通運輸都很有興趣,但本門課程已經對鐵路著墨非常多了,我在鐵道部園區參訪心得也敘述了不少,因此我決定要研究我最近開啟興趣的公車部分。報告將由全球的公車簡史與傳入中、日談起(僅約略提及),再從台灣戰後政權轉移的接收出發,與本門課程許多的主題相同,公車事業也是由國民政府自總督府接收的一部分產業之一。接著則是描述政府壟斷國道客運事業,從公路局下分出國營企業台灣汽車客運公司,但當時則面臨非法營運的「野雞車」猖獗之情形,最終開放了統聯客運的營運,形成今日百花齊放之局面。另一方面,同樣是從日本手中接收的新竹客運,前身是營運鐵道運輸起家,但後來卻漸漸轉往公路運輸,成為今日的客運業者。其主要營運的新竹市公車路線,也在要推廣環保、普及覆蓋率、公車進大學等政策間歷經波折。

之前老師有建議我限縮主題到新竹客運就好,或是確定到底是要探討日治還是只有戰後,以及想要研究的對象是城際運輸的客運還是市內公車?因為採集資料不是很充足,我自己構想中又自有脈絡,最後還是決定我全都要,便成了此份報告。

2021年2月18日

《無敵破壞王》中潛藏的身分塑造、儀式與群體劃分

我想要分析的是《無敵破壞王》,這部電影的重心雖然不在於此,但它刻畫了一個虛擬的遊戲世界,主要講述在遊戲機台的背後,這些遊戲角色都是擁有自己的意識,因此在白天給客人操控時都是在工作、演戲而已,一旦遊戲廳打烊,他們就可以透過電線抵達延長線插座,也就是「遊戲中央大廳」,可以在此移動到不同的遊戲機台中串門子,例如可以去酒吧遊戲喝酒,不同遊戲的角色也可以在大廳交流,塑造出了一個小世界。

本部電影男主角破壞王在自己的遊戲被設定為反派角色,所以他應該只要在「上班時間」展演出反派的樣子就好,就只是一份工作:破壞一棟公寓。遊戲內容為玩家負責操控修繕角色,只要修復的速度比破壞王破壞公寓的速度快,就算玩家獲勝。但遊戲中的其他角色卻都排擠他,所以他還參與了一個反派互助會,是各遊戲的反派集結起來訴苦、互相開導的。因為遊戲的需求,因而會給予角色設定,理論上該設定應該只會出現在遊戲進行時,也就是上班時間,下班之後就可以做自己,然而該身分卻蔓延到了日常生活,導致人人看到主角往往退避三舍,也都交不到朋友,人品也被質疑。在加上在遊戲中因為身為反派,玩家獲勝、遊戲結束時,公寓居民都會授予負責修繕的角色-阿修獎牌,並把破壞王從頂樓丟下到地面爛泥巴中,日復一日的這種儀式,讓破壞王感到很不是滋味,只是做了工作卻要遭受如此對待;在空間場域下,破壞王也只能睡在郊外,而不能住在公寓受人擁戴。且遊戲週年活動被排擠不被受邀,明明也是遊戲的一員,甚至是非常重要的一員,沒有人破壞就無法修繕,這是遊戲世界的社會運作中一體兩面不可分的。

2021年2月15日

交大、陽明合校→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校門口排隊篇]

我這個喜歡保存即將逝去景物之歷史影像的人,聽聞隔壁的交大即將與陽明併校,當然也要趕快去拍大門留念呀。我上週就特意搭交大校車到交大,結果居然發現大排長龍,還一直有廣播說「請盡量縮短拍照時間並注意安全」,真的就像新聞說的變成著名拍照景點呢,大家都想做紀念呀XD


2021年2月12日

論清大生活的些許不便之處

技術物的政治性,是為一項技術出現之後,有意或無意間地控制了人群的生活方式。我並沒有打算要探討技術本身有沒有政治性,也就是技術控制人們這點是社會結構導致的還是技術本身導致的,我關注的是這個技術的出現對於我們的影響,僅此而已。我發現清大校園內有兩處有這樣的現象,一個是校區區間車的時刻表與校園公車的路線,這看起來是兩件事,但我要談的東西其實本質都是相同的,即校巴和課表間的關聯;另一個是學餐的分布位置,清大校本部的三大學生餐廳-小吃部、水木生活中心、風雲樓-都集中在成功湖畔且地勢較低的位置,這點對於宿舍區和山上的系館之影響。

首先是校區區間車,是用於接駁校本部和南大校區的學生,方便不同校區學生的往來,例如說參加社團或修課等,然而有一些時段有很有問題,例如清大很多課程時間都是34n(包含本門課程),在1300下課,如果有人接下來是要上另一校區的課程(1320上課),是沒有辦法做到的,因為往南大校區的車是1255發車,而往校本部的是1300發車。這樣的話在以前便肯定會遲到,然而自去年11月以後這問題就解決了,因為83路公車開通後,讓兩校區多了一條新的運輸管道,而它有1305發車的班次(兩校區都是)。可是這反映出了一個問題:這樣的設計讓83路公車可以賺到錢,而讓學生必須花錢通勤。原本的校區區間車是免費的,而搭乘83需要付費12元,既然83是新竹市政府和清大共同擬定的路線,清大要刻意讓科技之星獲得收益也不是沒有可能。這點在地板標示也有顯現出來:清大明明是在去年12月進行各乘車站地板標示粉刷,當時83已經通車,但為何都沒有特別畫出83的排隊區,這是否暗示校區區間車和83都是一樣的,所以都是排在藍色區塊。

圖一、現行校巴地板標示(攝於202049日)


圖二、人社院站的地板標示正在粉刷(攝於20191218日)


2021年2月9日

論男女性別二分法-從考古、生理科學描述與運動賽事談起

 

本週的三篇文本跟一部影片都顯示出了一個問題:用男性跟女性二分法來決定一切似乎是有問題的,可以歸結到兩個方面:將精卵細胞跟遠古人猿賦予現在的性別觀去想像、描述;另一個則是性別是無法斷然劃分的,試圖將每個人歸屬到一個特定性別是辦不到的。人類有分成男性跟女性應該是已經存在非常久的模式,而原因就是奠基於生理上的差異,而因為生理上的差異而被賦予社會上的角色(遠古人猿性別分工)與期待特質(精卵的擬人化描述),並要每個人加入其中一個性別類別,並在社會上有一套約定俗成的兩性運作及互動系統,所以一但有人跨越了或處於模糊地帶就會很不方便。

科學界以往都是以男性為主,所以在研究上不免地會以男性為重心,而且人人受到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嚴重,所以才會出現將精子描寫成衝鋒陷陣的勇士,以及等待精子進入的卵子,而且就算最新研究已經平反,卵子還是被描述成抓住精子的「壞女人」,跟女性卵巢的「浪費」一樣,盡是負面意涵。在考古/靈長類/演化學中,女性雖然沒有被負面地看待,可是其在推動人類工具進步跟生產活動中的貢獻往往被忽視,或被以為是男性所為,也錯誤地將求偶過程、競爭使用人類的框架去描述,而且在現實面上,女性要參與這個領域還是有一定的困難度在(被大眾認為的),所以就更難撼動目前的論述。會有以上的情況,都是把男性跟女性分的太徹底所致:試圖把某些特質、行為與特定性別做連結;然而,若遇到像Agnes的跨性別者,或者是Semenya Caster天生就處於「兩性之間」的模糊地帶-雙性人,在從事各種活動時往往會無法完全符合社會期待,所以自己勢必做出改變,或是被剝奪部分的權利。

2021年1月25日

維基編輯快速上手

這篇文章是因為我有一門課季風亞洲史的老師想要在課堂中推行歷史實作:編輯維基百科,而我剛好就是在維基深耕多年的維基人,就與老師、助教合作在課堂上教學如何編寫維基百科,為了方便同學以後有文字檔查照,架構皆與PPT相同

編輯方式因為所有維基都適用,所以我想要拆開來講,本內容接續上一篇維基百科的規則介紹,但只看這一篇著重實作部分的也是可以,本篇文章旨在介紹編輯的方法,例如說Wiki語法、條目的撰寫架構、注意事項、需要的素材等,其實維基百科自己就有一套給新手看的指南,但我覺得看完就不知何年何月了,因此為了教學,重點在於「快速上手」,能夠在短時間掌握編輯要點就好,有興趣當然歡迎延伸閱讀~


創建新條目

法1:直接點擊紅色連結,就可以進入編輯畫面,如下圖內的紅色連結都代表著尚未創建的條目

▼台灣遊樂園列表,灰色連結是使用者自己選的顏色,與系統無關


這些紅色的字是其他使用者使用中括號「[[]]」召喚出來的,之後會介紹,能夠告知大家台灣的遊樂園還有這一些沒有人寫,有興趣可以來撰寫